为看鳌山跨锦鞯,飞埃红雾杂连钱。
邻虚冉冉随衔勒,野马纷纷逐管弦。
弱质半依韩国树,微躯愿执祖生鞭。
时人要识元规否,去住和光却黯然。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的《元夕赋得“暗尘随马去”》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为看鳌山跨锦鞯,飞埃红雾杂连钱。
    译文:我是为了观赏那横跨在夜空的巨鳌山而特意来到这里,它上面装饰着华丽的锦缎,四周飘散着如烟似雾的灰尘和红光。
    注释:“鳌山”指的是元宵节时常见的大型灯彩装饰物,象征着吉祥和喜庆;“锦鞯(jiān)”是指装饰华丽的马鞍;“飞埃红雾”形容灯光和烟雾缭绕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节日气氛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展现了节日期间灯火璀璨、烟雾弥漫的美丽景色。

  2. 邻虚冉冉随衔勒,野马纷纷逐管弦。
    译文:旁边那些虚影仿佛轻轻随风摇曳,如同骏马在缰绳的控制下奔跑;而远处的野马却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奔放地追逐着音符。
    注释:这里的“邻虚”可能指的是烟花或灯笼的影子,而“衔勒”则是指驾驭马匹的人所持的缰绳。整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元宵节夜晚光影交错、节奏分明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动感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节日氛围的敏锐捕捉和独特感受。

  3. 弱质半依韩国树,微躯愿执祖生鞭。
    译文:我的身形虽然柔弱,但依然努力想要像古代的韩愈那样独立自主;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祖逖一样勇猛,手持长鞭,为国家效力。
    注释:这里的“韩国树”可能是指象征坚韧不拔精神的古树,而“祖生鞭”则是指古代名将祖逖的战功和勇武。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个人志向的追求。
    赏析:这句诗通过与历史上的名人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成长和追求卓越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品质的崇尚和传承。

  4. 时人要识元规否,去住和光却黯然。
    译文:现在的人是否能够识别出我这个元朝的规矩呢?而我选择隐退,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衡,却又感到有些黯淡无光。
    注释:这里的“元规”可能是指元代的政治制度或者文化传统,而“黯然”则是指心情低落、失意的样子。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当前社会风气和个人选择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