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尽方归兴尚豪,一回凭眺一萧骚。
林风并入松涛乱,云日相摩峡势高。
百里同文思大雅,孤峰独立笑方袍。
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闲白蒿。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译文”的赏析,考生应先理解诗意,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运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指出其艺术效果及表现的情感。

本题要求考生对“游松皋书院寄张子白”进行逐句释义,并分析每一句的关键词,然后分析整首诗歌的主旨。

“兴尽方归兴尚豪”,意为兴致未尽就回家了,但兴致未减。“兴”,兴致;“还”,回家;“豪”,豪迈。

“一回凭眺一萧骚”,意谓一次凭栏眺望一次悲凉萧索。“萧骚”,悲凉萧瑟。

“林风并入松涛乱,云日相摩峡势高”。意思是山林间的风吹着松树,声势浩大,与松涛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声;山间云彩映着太阳,互相摩挲着,山势显得更加高峻。“林风”“松涛”都是描写声音,“云日”“相摩”“峡势高”都是写山势高峻,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

“百里同文思大雅,孤峰独立笑方袍”。意思是说,虽然身处百里之内却心系千里之外,独自屹立在山峰之上,嘲笑那些身穿方袍的人。“百里”“孤峰”“方袍”是写景,“思”“笑”是抒情。

“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闲白蒿”。意思是想了解一下雨水和露水的无私之处,遍地黄花与杂草相互映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里诗人以花自比,借黄花和蒿草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雨露”是比喻雨水和露水,“无私处”指它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黄花”“白蒿”是具体景物描写,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诗人在游松皋书院时所作。兴尽才回家,但兴致未尽,故有“兴尚豪”之语。凭栏眺望,见林中的风与松涛相合,形成一片嘈杂声,而云日相摩,使山势显得更加高峻。身在百里之内,而心系千里之外,独自站立在山峰之上,嘲笑那些身穿方袍的人。雨露无私地滋润万物,遍地鲜花与杂草相互映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诗人以花自喻,借黄花与蒿草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