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转洪钧,万象森罗列。
真赝递成褫,权实相闲设。
凿山破混沌,披沙出糠屑。
方圆随范围,色相互形轧。
初用止儿啼,渐次及耄耋。
本拟笼蚩愚,讵意混贤哲。
管鲍称贫交,取与先灭裂。
歆宁事灌园,才品判优劣。
延陵视披裘,浅深各自别。
贤者尚不免,况乃秦与越。
大道何坦夷,多岐乃颠蹶。
四皓茹汉芝,临老遂屈节。
桐江学钓鱼,羊裘趋魏阙。
北山矢高尚,中途纳败缺。
古今多圣贤,大半遭挫跌。
周旦制礼仪,交际先玉帛。
后来田舍郎,委贽晋崇秩。
太公立圜法,作俑先利穴。
龙断贱丈夫,接踵争陵夺。
竺仙教分卫,欲化悭与伐。
像季繁有徒,攀援事饕餮。
咄哉穷巷士,守株忍饥渴。
壮志渐销磨,委心就餔歠。
嗟彼屠沽流,不少豪与杰。
受恩轻许人,身名俱泯绝。
悯兹山泽臞,空瓶刺三篾。

诗句逐句注释:

  1. 二气转洪钧,万象森罗列。 —— 阴阳之气相互转换,万物自然地排列组合。
  2. 真赝递成褫,权实相闲设。 —— 真假之物交替出现,权力与实力相互交错设置。
  3. 凿山破混沌,披沙出糠屑。 —— 通过凿山开路,打破混沌状态;通过筛选沙土,揭露出微小的杂质。
  4. 方圆随范围,色相互形轧。 —— 根据范围的不同,形成不同形状和大小;色彩各异,彼此映衬。
  5. 初用止儿啼,渐次及耄耋。 —— 最初只用来停止婴儿哭泣,逐渐应用于老年人。
  6. 本拟笼蚩愚,讵意混贤哲。 —— 原本希望限制愚者,没想到反而混淆了贤者和智者。
  7. 管鲍称贫交,取与先灭裂。 —— 管仲和鲍叔牙被形容为贫穷时互相帮助的朋友,他们的给予和接受都是真挚而明确的。
  8. 歆宁事灌园,才品判优劣。 —— 刘歆宁愿从事园艺工作也不愿担任朝廷官职,他的能力品质决定了他的高低优劣。
  9. 延陵视披裘,浅深各自别。 —— 延陵季子穿着皮裘看人,根据对方的深浅程度来辨别其品德的好坏。
  10. 贤者尚不免,况乃秦与越。 —— 即使是贤者也不能避免灾难和不幸,更何况是像秦朝和越国这样的国家。
  11. 大道何坦夷,多岐乃颠蹶。 —— 真正的大道理是多么的平坦,但道路分叉后却会导致失败。
  12. 四皓茹汉芝,临老遂屈节。 —— 传说中的四位老人(四皓)在汉朝时期隐居,到了老年仍然屈节,即放弃自己的尊严,选择隐退。
  13. 桐江学钓鱼,羊裘趋魏阙。 —— 桐江钓叟学习如何钓鱼,穿着羊皮袍子前往魏国宫门。
  14. 北山矢高尚,中途纳败缺。 —— 北山的男子发誓自己高尚纯洁,但途中却因为犯错而失去了荣誉。
  15. 古今多圣贤,大半遭挫跌。 —— 古今来有很多圣贤人物,但大多数都遭受挫折和失败。
  16. 周旦制礼仪,交际先玉帛。 —— 周公旦制定了礼节制度,人们在交往中最先注重的是礼节和礼物。
  17. 后来田舍郎,委贽晋崇秩。 —— 后来的乡间小官向晋献公贡献财物以求提升地位。
  18. 太公立圜法,作俑先利穴。 —— 秦始皇建立了圆形的法制,制作了第一具陶俑,这些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
  19. 龙断贱丈夫,接踵争陵夺。 —— 像龙一样有权势的人轻视普通人,他们纷纷争夺权利以显示自己的地位。
  20. 竺仙教分卫,欲化悭与伐。 —— 竺仙和尚教导分卫护民,想要教化那些吝啬与贪婪的人。
  21. 像季繁有徒,攀援事饕餮。 —— 像季子那样富有并且有徒弟,他们追求奢侈享受,如同饕餮一般贪食无度。
  22. 咄哉穷巷士,守株忍饥渴。 —— 真是一个穷困的读书人,守着树桩忍受饥饿和寒冷。
  23. 壮志渐销磨,委心就餔歠。 —— 壮志不再坚持,转而顺从世俗,满足于口腹之欲。
  24. 嗟彼屠沽流,不少豪与杰。 —— 那些做屠夫和小贩的人,也有不少是慷慨大方、杰出的人物。
  25. 受恩轻许人,身名俱泯绝。 —— 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最终不仅失去名声还可能丢掉性命。
  26. 悯兹山泽臞,空瓶刺三篾。 —— 怜悯那些生活在山林沼泽中的瘦弱之人,只有空瓶子上的标签还留有三撇胡须的痕迹。

译文:

二气循环不息,万物自成体系。
真假交替出现,权力与利益交错设置。
凿山辟路破除混沌,筛沙显露杂质。
范围大小决定形态,色彩映照形象。
开始仅用于制止孩童哭喊,逐渐应用到老人身上。
原本想限制愚蠢,却意外混淆了贤者和智者。
管仲和鲍叔牙被形容为贫穷时互相帮助的朋友,他们的给予和接受都是真挚而明确的。
歆氏宁肯种地也不去当朝廷官员,他的能力品质决定了他的高低优劣。
延陵季子穿着皮裘看人,根据对方的深浅程度来辨别其品德的好坏。
贤者尚且难以避免灾祸,何况是国家如秦朝和越国这样动荡的国家。
真正的大道理是多么的平坦,但道路分叉后却会导致失败。
四皓吃了汉朝赐予的长生不老药后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到了晚年还是不得不屈服于权贵的压迫之下。
桐江的钓叟学习如何钓鱼,穿着羊皮袍子前往魏国宫门。
北山的男子发誓自己高尚纯洁,但途中却因为犯错而失去了荣誉。
历史上很多圣贤人物,但大多数都遭受挫折和失败。
周公旦制定了礼节制度,人们在交往中最先注重的是礼节和礼物。
后来的乡间小官向晋献公贡献财物以求提升地位。
太公立下了圆形的法制,制作了第一具陶俑,这些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
龙断的有权势的人轻视普通人,他们纷纷争夺权利以显示自己的地位。
像竺仙和尚教导分卫护民,想要教化那些吝啬与贪婪的人。
像季子那样富有并且有徒弟,他们追求奢侈享受,如同饕餮一般贪食无度。
感叹穷困的读书人守着树桩忍受饥饿和寒冷。
壮志不再坚持,转而顺从世俗,满足于口腹之欲。
嗟叹那些做屠夫和小贩的人,也有不少是慷慨大方、杰出的人物。
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最终不仅失去名声还可能丢掉性命。
怜悯那些生活在山林沼泽中的瘦弱之人,只有空瓶子上的标签还留有三撇胡须的痕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