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悲回车,侯门遵磬折。
造化施权巧,世途忘丑拙。
陷阱日以深,沦胥靡穷竭。
咨尔如粪壤,胡为等芬飶。
咨尔如砒鸩,无容资作活。
投畀东海波,波臣谢污蔑。
投畀穷发乡,八荒均一闼。
堰石障狂流,泉源未消歇。
伐木尽根株,夜气生萌蘖。
愿为火传薪,愿为汤沃雪。
雪消汤迸流,薪尽火随灭。
报语造化工,永言戒覆辙。
【注释】
⑴诟(gòu)金:詈骂。
⑵穷巷悲回车:穷巷,指偏僻的街巷,这里指贫民窟;回车,谓有车回旋不前。比喻处境窘困,进退两难。
⑶侯门遵磬折:侯门,指贵族豪门的门户;遵,遵循;磬,击石声;折,折断,喻指受挫折。比喻身处富贵人家却遭受挫折。
⑷造化:指天地自然,造化,原义为天地自然生成万物的力量和能力,引申为天意、命运等。
⑸世途:世间的道路。
⑹陷阱:比喻困境。
⑺沦胥:陷入困境,沦没于困苦之中。
⑻咨尔:你啊,嗟叹词,表感叹。
⑼如粪壤:如同粪土一样。
⑽砒鸩(yǐng zhèn):砒霜和巴豆,两种剧毒的药物,比喻害人的坏东西。
⑾波臣:波浪的臣仆,比喻被流放的人。
⑿穷发乡:指边远荒凉之地。
⒀八荒:四方荒漠之地,泛指全国。
⒁堰(yǎn):堵塞水道。
⒂根株:树木的根部和枝叶。
⒃夜气:指夜晚生长的植物。
⒄薪:柴火。
⒅汤:热水。
⒆雪消:比喻冰雪融化。
⒇汤迸:比喻沸水沸腾。
㉑覆辙:翻倒的车轨,比喻失败的原因。
【赏析】
此诗以四组对偶句开头,用“诟金”二字点明题旨,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社会变革中因循守旧者,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却不知自省者所持的批评态度。全诗共四联,第一联是愤激之语,第二联是讽刺之辞,第三联是反诘之问,末联则是总结之论。
首联:“穷巷悲回车,侯门遵磬折。”意思是说在贫困的小巷里,人们叹息着回旋不前;而在富丽堂皇的侯门之内,却有人像石头一样被压得不能自由地移动。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颔联:“造化施权巧,世途忘丑拙。”这是对社会的深刻批评。在这里,“造化”指的是天地自然,而“世途”则是指人世间的道路,二者结合,形成了一种天意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权巧”也暗示着权谋与机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这几句诗,通过对造化的描绘和世途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之情。
颈联:“陷阱日以深,沦胥靡穷竭。”这是对那些处于困境中人们的同情和呼唤。这里的“陷阱”既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也暗指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而“沦胥靡穷竭”则表达了对这些人们无尽的哀怜和关切。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咨尔如粪壤,胡为等芬飶。”这里,“咨尔”是对那些身陷困境之人的称呼,表示对他们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而“粪壤”则是一种极其卑贱的存在,象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尊严的丧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些被社会抛弃者的深深忧虑和同情。同时,这一句也强调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平等的追求。
这首诗以四组对偶句开头,用“诟金”二字点明题旨,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社会变革中因循守旧者,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却不知自省者所持的批评态度。全诗共四联,第一联是愤激之语,第二联是讽刺之辞,第三联是反诘之问,末联则是总结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