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先生生何年,乃在无始之始,先天之先。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
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宇宙广广,人处一焉。
生人林林,公处一焉。四大假合,二气循环。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
当知前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鼻祖。今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儿孙。
儿孙落地持门户,自辟玄风建旗鼓。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
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何况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着眼交相觑。
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灵台双阙回霄壤,玄牝重门锁风雨。
未雨何龙,不风何虎,却笑顽仙守三五。十年一握九还丹,达者视之如腐鼠。
岂知大药有真传,本来妙道无今古。长生学就即无生,元气养成为气母。
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壮蹉跎今晚暮。底事无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树。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所作,表达了他对道教和修炼之道的理解和领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大人先生生何年,乃在无始之始,先天之先。尘尘刹刹万万古,天荒地老神独全。
注释: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入了“大人先生”,表示他对于修行者存在时间的探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宇宙中永恒存在的神灵的赞美。
赏析: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于时间、空间、宇宙的思考,体现了李梦阳对于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中间要妙言不传,我纵言之玄又玄。
注释:诗人强调自己虽然能够说出一些高深莫测的话语,但这些话语并没有真正传达出其中的精妙之处。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言辞的谦虚以及对言语背后更深层次含义的追求,体现了他的道家思想。宇宙广广,人处一焉。
注释:宇宙非常广阔,而人类在其中只是微小的一部分。
赏析:诗人通过对宇宙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地位和作用的感慨,体现了他的人生观。生人林林,公处一焉。
注释:人类众多,但其中只有一个人能够达到最高境界。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个体差异和独特性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对于修行者的特殊期待。四大假合,二气循环。
注释:这里的“四大”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的构成元素。“二气”则是指阴阳二气,它们相互循环转化,形成了生命的动力。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世界的构成原理和生命的动力来源,体现了李梦阳对于自然科学和道教修炼的深入理解。凡夫百岁如土偶,婴儿十月成金仙。
注释:凡人度过一生,如同制作泥土玩具般简单;婴儿出生十个月就能成为神仙般的存在。
注释:这里通过对比凡人和婴儿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对于修炼者的快速成就的赞美。当知前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鼻祖。今日罗先生,乃无极老翁之儿孙。
注释:诗人以罗先生的过去和现状为线索,揭示了道家修炼传承的历史和变迁。
注释: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表达了对于道教修炼传统和历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修炼经历和感悟。儿孙落地持门户,自辟玄风建旗鼓。
注释:儿子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开创自己的学派和学派旗帜。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儿子继承父亲事业,开创自己学派的期望和鼓励。读书只读五千言,悟后明明无一语。
注释:虽然只读了五千字的书,但悟道之后却没有任何言语可以表达自己的见解。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阅读和学习的看法,他强调真正的学问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和理解。柱下翁,函关吏,异世同堂应见许。何况圣人在东鲁,在西土,亦应着眼交相觑。
注释:柱下老翁(孔子),函关吏(老子),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但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导师。更何况圣人(孔子)还在东鲁(山东)和西土(陕西)传播他们的思想和智慧,我们应该互相交流和学习。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和融合的向往,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先生得诀早归来,万象森森日亭午。
注释:先生(指作者)早早得到修炼秘诀并回归故乡,家乡的景象如同森林一样繁茂,太阳正高照大地。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归故土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家乡和故乡的热爱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赏。灵台双阙回霄壤,玄牝重门锁风雨。
注释:灵台(指内心世界或精神层面)有双峰(指重要的理念或原则),天空(指外在环境或世界)被重重关闭以保护它们不受风雨侵袭。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的关注,强调了内外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保护和维护的重要性。未雨何龙,不风何虎,却笑顽仙守三五。
注释:没有下雨的时候,就像龙在天空飞翔;没有刮风的时候,就像虎在山林奔跑。这些愚妄的人(指那些不能领悟道理、无法自我觉醒的修炼者)却仍然坚持守着三五年的时光,不肯放手。
注释:这几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来讽刺那些无法领悟道理、无法自我觉醒的修炼者的行为和态度。十年一握九还丹,达者视之如腐鼠。
注释:修炼者只需要十年就可以掌握到九转还丹的精髓,但是对于那些能够洞察本质的人来说,它就如同腐烂的老鼠屎一样毫无价值。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修炼成果的不同评价和看待方式,强调了对于修炼成果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性。岂知大药有真传,本来妙道无今古。
注释:难道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大药是有真传的吗?原本的妙道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不存在古今之分。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的重要性。长生学就即无生,元气养成为气母。
注释:一旦学会了长生之道,就可以达到无生的境界,把元气养成作为万物的根本。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修炼目标和方向的理解,强调了对于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和对于万物生长规律的尊重和遵循。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壮蹉跎今晚暮。底事无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树。
注释:道人本来是追求道的人,年轻时浪费时间现在却到了晚年。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只能坐在空山中枯树上等待死亡的到来。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强调了对于人生意义和目标的追求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接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