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粗生熟不自知,妄想壁闲书半偈。堂上人随堂下痴,野干唤作金毛狮。
冬瓜印子大如粟,面门印破矜希奇。真龙活象匿山泽,蝇屯蚁附相师资。
二时粥饭虚信施,不辨精凿还糠秕。石兮石兮,吾将与汝觅方便,还山有路无人见。
置身物外任点头,一笑相逢须自荐。荐不荐,炼石补天天也穿,砥柱中流流不变。
何如侧作枕头眠,庑下佣舂非所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解释
精粗生熟不自知,妄想壁闲书半偈。
- “精粗”和”生熟”指的是事物的好坏、优劣,”不自知”表示作者对此毫无认识或意识。”妄想”在这里可能是指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愿望。”壁”可能指的是墙壁或者书本上的插图。”书半偈”意味着只有一半的内容是有意义的。
- “妄想”与”壁闲”结合表明作者在墙壁上随意涂鸦,而墙上的图案可能是半句话,没有完成,反映出作者的某种遗憾或不满。
堂上人随堂下痴,野干唤作金毛狮。
- “堂上人”指那些在大厅中的人,他们可能被诗歌中的意境所吸引,但并未完全理解。”堂下痴”可能是指那些在楼下的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不够深刻。
- “野干”是古代对乌鸦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用来象征诗歌中的某种元素。”唤作金毛狮”则是将这种元素比喻成一种形象生动的动物,如狮子,以突出其特点。
冬瓜印子大如粟,面门印破矜希奇。
- “冬瓜印子”可能是指印章上的文字或图案,类似于冬瓜的纹理,这里用来形容字体或文字的排列方式。”大如粟”进一步形容其细小的程度,如同粟粒一样。
- “面门印破矜希奇”中的”面门”可能是指脸部,而”印破矜希奇”则表明这种文字的破损程度令人感到奇特或少见。
真龙活象匿山泽,蝇屯蚁附相师资。
- “真龙活象”指的是真正的龙或其他神话中的生物,它们隐藏在山泽之中,不易被发现。这里的”匿”字表达了一种隐秘或不易察觉的意思。
- “蝇屯蚁附”形容许多小昆虫围绕着某一点聚集,比喻很多人或事物围绕着某个中心或目标行动。”师资”在这里可能是指教授或指导者,暗示着这些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或支持。
二时粥饭虚信施,不辨精凿还糠秕。
- “二时粥饭”指的是早晚两餐,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日常生活的必需性。”虚信施”可能是指虚假的承诺或无效的施舍。
- “不辨精凿还糠秕”中的”精凿”指的是精心雕刻,而”糠秕”则指粗糙无用的粮食,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品质的不满或失望。
石兮石兮,吾将与汝觅方便,还山有路无人见。
- “石兮石兮”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坚定的决心或信仰。
- “吾将与汝觅方便”表明作者愿意为了寻找方便而努力,这里的”汝”可能是指诗中的其他元素,或者是读者。
- “还山有路无人见”中的”还山”可能是指回到自然或隐居的生活状态。”无人见”则表示这种生活方式是孤独或不被理解的。
置身物外任点头,一笑相逢须自荐。
- “置身物外”可能是指在世俗之外保持独立或超脱。
- “一笑相逢须自荐”中的”自荐”表明作者愿意主动介绍自己或展示自己,而”相逢”则表示与他人的相遇。这两句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或策略。
荐不荐,炼石补天天也穿,砥柱中流流不变。
- 这里的“炼石补天”可能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典故,意指修补天空的缺陷或不足,而“砥柱中流”则是一个比喻,意为像砥柱一样坚守自己的道路或立场。
何如侧作枕头眠,庑下佣舂非所羡。
- “何如侧作枕头眠”中的”何如”可能是在询问或比较,”侧作枕头眠”可能是指一种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
- “庑下佣舂非所羡”中的”庑下”指房屋的走廊下,而”佣舂”则是指雇佣他人进行体力劳动的工作。这两句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劳苦工作的态度或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纠结和思考。其中,“精粗生熟不自知,妄想壁闲书半偈”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和追求;“野干唤作金毛狮”则揭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和生命现象的敏锐观察;“不辨精凿还糠秕”则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生活的反思和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