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东林池上水,浸地涵天清彻底。
我忆东林池上人,珠圆玉润时相亲。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为神玉为骨。
有时过我讲老庄,从容入室先升堂。
有时过我习禅定,磨破瓶砖成古镜。
有时过我出新诗,琳琅照壁光离离。
有时过我作佛事,四相三轮通二谛。
我来久住识人多,檀门熟道频波波。
三生石上见宾主,口虽不言心默许。
一朝别去两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东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琼枝折。
琼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来悲风。
野人近住鹅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
一片闲云万里心,高山流水谁知音。
子期欲铸黄金贵,独抱无弦望天裔。
一弹别鹤与孤鸾,回首东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黄梅路上遥相期。
种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来尚未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东林寺和果泉居士的深情怀念。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我回忆起东林寺池面上的水,清澈得能涵纳天地的精气。
我回忆起东林寺池上的人们,他们如同珠宝般圆润而洁白,时常与我相亲相爱。
果泉居士就居住在其中一座寺院里,他的心如秋水般清澈透明,如同玉骨一般坚毅。
有时候他经过我身边时,我便与他谈论老庄之道,他总是从容不迫地进入我的居所再上到厅堂。
有时他经过我身边时,我便与他修炼禅定,他磨破了瓶钵砖瓦,最后变成了一块古镜。
有时候他经过我身边时,我便与他创作新诗,诗歌的美丽犹如照在墙壁上的光斑一样璀璨明亮。
有时候他经过我身边时,我便与他进行佛事活动,他能够通晓四相三谛的教义。
我在这里居住了很久,认识了很多的人,他们都是熟悉佛教道理的人,我们常常一起波波荡荡地交流心得。
我们曾在三生石上相见过,虽然口里没有说出什么,但心里却默默地赞同。
有一次分别之后,我们分开了两三年的时间,那时池中的水还在,天上的月也还在。
但是后来东林寺变得非常寂静,池塘里的水也干了,天空也变得很低,月亮也落下,美丽的枝条折断了。
美丽的枝条折断后,林木变得一片空洞,桑榆的影子也变得很薄,风吹来带来了悲伤的气息。
有一位住在附近的野人靠近了鹅潭上,他在云山之间相互望着彼此。
一片闲散的白云万里飘飞,高山流水谁能知道它的音韵呢。
子期想要铸造黄金般的乐器来珍贵它,但他独自抱着一把没有弦的琴望向遥远的天际。
他弹了一弦就与孤鸾告别了,回首望去东林寺就好像是一个隔世的地方。
我对于果泉居士了解多少呢?黄梅路上遥相期待着与他重逢。
种松道者现在去了哪里呢?我们乘愿重来还不算太迟。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和果泉居士的深情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教修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