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始识壮士时,西江水决横塘陂。
长官顺流放巨舸,平通竹岸穿花篱。
入门便问水深浅,出定老僧茫不知。
须臾壮士剌船去,历尽千村还万户。
田高田下费商量,江北江南归指顾。
从容返命借箸筹,话到前川日西暮。
老僧揖客问姓名,旁人欲语先低声。
此翁不是寻常客,卑视郭解齐荆卿。
儿时不乐戏俎豆,揭竿斩木驱群英。
十三便笑舞阳怯,十五能请终军缨。
身骑竹马谒幕府,抵掌谈笑销戎兵。
结发辞家佩长剑,吴越山川游已遍。
驱车燕赵访佳人,寂莫金台人不见。
肝胆相从国士知,须眉岂逐风尘变。
美人为政怀古欢,旧游万里偷弹冠。
行縢结束岭南去,大道宁忧行路难。
赋就长杨思狗监,栖迟安邑馈猪肝。
猎心每逐烽烟动,侠骨那堪短褐宽。
升平日久休兵革,腥风飙起萑苻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逐句解释:
- 忆我始识壮士时,西江水决横塘陂。
- “忆我始识壮士时”:回忆我初次见识到豪壮之士的时候。
- “西江水决横塘陂”:西江的水冲破了横塘的堤坝。
- 长官顺流放巨舸,平通竹岸穿花篱。
- “长官顺流放巨舸”:长官沿着水流放了一条巨大的船只。
- “平通竹岸穿花篱”:在平坦的竹林中穿过花篱。
- 入门便问水深浅,出定老僧茫不知。
- “入门便问水深浅”:一进门就问水的深浅。
- “出定老僧茫不知”:出定的老和尚却不知道。
- 须臾壮士剌船去,历尽千村还万户。
- “须臾壮士剌船去”:片刻之间,壮士划船离去。
- “历尽千村还万户”:经历了上千个村庄,最后回到了家。
- 田高田下费商量,江北江南归指顾。
- “田高田下费商量”:在高地和低地都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去商量。
- “江北江南归指顾”:从江北到江南,只需要一个指顾。
- 从容返命借箸筹,话到前川日西暮。
- “从容返命借箸筹”:从容不迫地返回并借用了筷子来筹划。
- “话到前川日西暮”:说到前面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了。
- 老僧揖客问姓名,旁人欲语先低声。
- “老僧揖客问姓名”:老和尚请客人自我介绍。
- “旁人欲语先低声”:旁边的人想说话但先压低声音。
- 此翁不是寻常客,卑视郭解齐荆卿。
- “此翁不是寻常客”:这个老者不是一个普通的过客。
- “卑视郭解齐荆卿”:鄙视像郭解和荆轲这样的人。
- 儿时不乐戏俎豆,揭竿斩木驱群英。
- “儿时不乐戏俎豆”:小时候不喜欢玩祭祀用的俎豆。
- “揭竿斩木驱群英”:长大后拿起武器,驱逐了一群英雄。
- 十三便笑舞阳怯,十五能请终军缨。
- “十三便笑舞阳怯”:十三岁的时候就嘲笑舞阳侯胆怯。
- “十五能请终军缨”: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够请求出使匈奴,要求结束战争。
- 身骑竹马谒幕府,抵掌谈笑销戎兵。
- “身骑竹马谒幕府”:年轻时骑着竹马拜访将军。
- “抵掌谈笑销戎兵”:用手碰触手掌,轻松地谈论着,使得士兵们感到放松,从而化解战争紧张气氛。
- 结发辞家佩长剑,吴越山川游已遍。
- “结发辞家佩长剑”:成年后告别家乡,佩戴着长剑四处游历。
- “吴越山川游已遍”:游览了吴越的山川,足迹遍布各地。
- 驱车燕赵访佳人,寂莫金台人不见。
- “驱车燕赵访佳人”:驱车到燕赵寻找美丽的女子。
- “寂莫金台人不见”:在寂静的金台(古代地名)找不到人。
- 肝胆相从国士知,须眉岂逐风尘变。
- “肝胆相从国士知”:愿意与有志之士肝胆相照,被国家所知晓。
- “须眉岂逐风尘变”:自己的眉毛和胡须难道会因为战乱而改变?
- 美人为政怀古欢,旧游万里偷弹冠。
- “美人为政怀古欢”:美女执政怀念古时的欢乐。
- “旧游万里偷弹冠”:回忆起过去的旅程,偷偷弹起帽子上的琴弦。
- 行縢结束岭南去,大道宁忧行路难。
- “行縢结束岭南去”:结束了长途跋涉,去了岭南。
- “大道宁忧行路难”:在路上不再担心困难。
- 赋就长杨思狗监,栖迟安邑馈猪肝。
- “赋就长杨思狗监”:完成了《长杨赋》,想念曾经的狗监。
- “栖迟安邑馈猪肝”:在这里逗留,享受着安邑提供的猪肝宴。
- 猎心每逐烽烟动,侠骨那堪短褐宽。
- “猎心每逐烽烟动”:随着烽火的响起,内心充满斗志。
- “侠骨那堪短褐宽”:这样的壮志岂能容忍衣衫褴褛?
- 升平日久休兵革,腥风飙起萑苻泽。
- “升平日久休兵革”:和平时期很久了,没有必要再使用武力。
- “腥风飙起萑苻泽”:突然间,腥风四起,萑苻之乱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