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日夷山曲,今日樵山仍自看。
削壁恍疑接笋见,飞湍将并九溪寒。
侵坛细草春已动,应节芳樽谁与乾。
知尔层轩清亦足,何如风磴坐云端。
诗句释义:
- 去年元日夷山曲,今日樵山仍自看。
- “去年元日”指的是去年的除夕或正月初一,”夷山曲”可能是当地的民谣或者歌曲。
- “今日樵山”则是指今天在樵山(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山),”仍自看”表示仍然在观看。
- 削壁恍疑接笋见,飞湍将并九溪寒。
- “削壁”形容山峰陡峭,”恍疑接笋见”可能是指山峰的形状如同竹笋一样,给人一种新鲜、自然的感觉。
- “飞湍”指湍急的水流,”将并九溪寒”则是指水流的速度很快,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侵坛细草春已动,应节芳樽谁与乾。
- “侵坛细草春已动”描述的是春天来临,草地上的嫩芽开始生长,”侵坛”是侵占了坛子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草地的生机勃勃。
- “应节芳樽谁与乾”则是说在这个时候,应该有酒来配得上这种美好的景色和心情。
- 知尔层轩清亦足,何如风磴坐云端。
- “层轩”可能是指高高的楼阁,”清亦足”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清爽舒适,”何如风磴坐云端”则是说在云端的风中坐着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 整句诗表达了对目前环境的满足感以及对未来更高境界的追求。
译文:
去年元日夷山曲,
今年还在樵山欣赏。
削壁如笋峰峦生,
飞泉与九溪共寒凉。
青草侵坛春意浓,
佳酿相伴心舒畅。
高处层轩风景好,
何似登云瞰远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感受。首联回忆去年的节日,表达对旧时光的怀念;颔联描绘了山峰的壮丽景色;颈联赞美了春天的生机和美景;尾联则表达了对更高生活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