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意气请长缨,笑领铜符徼外行。
朔漠烽烟朝入塞,汉家都护夜谈兵。
荒城日映旌旗色,古戍风传刁斗声。
回首空闺人寂寞,流黄机上月华明。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效忠的深情厚谊。

第一句“当年意气请长缨”,意指当年(作者与刘效忠)满怀豪情地请缨报国。长缨,古时称系在马尾上作装饰用的丝带。

第二句“笑领铜符徼外行”,意思是笑着领受(朝廷)颁发的铜制符节,到塞外执行(边疆的军事)任务。铜符,古代出入关隘所持的一种凭证。

第三句“朔漠烽烟朝入塞”,意思是北方边塞上的烽火连天,清晨的烟尘已经飘向京城。朔漠,指北方沙漠地区;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烟火。

第四句“汉家都护夜谈兵”意思是汉朝的都护将军夜晚还在讨论军事策略。

第五句“荒城日映旌旗色”,意思是荒凉的边城在日光下映衬(出)着旌旗的红色。荒城,边远荒废之城。旌旗,古代军中用于指挥进退、会合的旗帜。

第六句“古戍风传刁斗声”,意思是古老的边塞营垒里传来了刁斗的声音。古戍,指的是边关或要塞的营垒;刁斗,古代夜间巡更用的金属器具,形如竹筒,一端开口,中空有柄。

第七句“回首空闺人寂寞”,意思是回头望去空闺中的人正孤寂无伴。空闺,空荡的内室。寂寞,孤独冷清。

第八句“流黄机上月华明”,意思是流黄的织布机上月亮明亮。流黄,一种用黄绢织成的帘子。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自己当年豪气冲天,请缨报国;颔联写自己笑领铜符,赴边关执行军务;颈联写自己身处北

方边陲,目睹烽烟四起的紧张场面;尾联写自己想到家乡的亲人,心中不禁生出了无限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写边关的战事,抒

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