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在南山,山空岁云莫。
青阳残夜逼,华发流年度。
掩书坐无聊,风灯影回互。
怀我冰玉人,悠悠隔长路。
孔孟垂微言,夷齐振高步。
千秋常不厄,人能识其故。
吁嗟宇宙间,狂流肆驰骛。
何由枉巾车,相与论幽素。

【注释】

岁暮:指年终。徐德裕:唐代文学家,曾任中书舍人等职。此诗作于诗人客居南山时。

客居:寄居。

山空岁云莫:形容年华易逝,岁月如流。山空:山间寂静;岁云莫:年华流逝,没有希望。

青阳残夜逼:青阳,太阳初升时发出的青色光芒,这里借指黎明时分。

华发流年度:形容头发一天天地变白了。

掩书坐无聊:掩起书籍,感到无聊而无所事事。

风灯影回互:风灯摇曳的影子相互交错。

冰玉人: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理想中的贤人。

长路:遥远的道路。

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孟子,这里泛指儒家学说。

夷齐:春秋时期的隐士,以不仕王侯、隐居山林而著称。

高步:高尚的节操。

悠悠:遥远。

孔孟垂微言:儒家学说流传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夷齐振高步:指那些志向远大的人物能够发扬光大儒家的高尚品格。

千秋: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常不厄:常常不会遇到困难。

人能识其故:人们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

吁嗟:感叹词。

宇宙间:整个天地之间。

狂流肆驰骛:像狂飙一样奔驰不止。

枉巾车:枉驾(徒劳)驾车来相见你。

相与论幽素:相互谈论一些深奥的学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客居南山时的所感之怀。诗人在诗的开头就描绘了南山苍翠、空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又抒发了自己对年轻时代的怀念和无奈。

“掩书坐无聊,风灯影回互”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因寂寞而无法静心读书,只能坐在风灯下,看着摇曳的影子来回晃动,内心感到无比无聊和空虚。

“怀我冰玉人,悠悠隔长路”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追求理想道路上的种种艰难。他认为,像孔孟这样的圣贤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言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像夷齐这样的志士仁人也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高尚的品质,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千秋常不厄,人能识其故”两句,诗人表达了他对儒家学说的肯定,认为这些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即使在千百年后,依然能够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吁嗟宇宙间,狂流肆驰骛”两句,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宇宙之中,却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任凭自己的心情在狂飙中奔腾。

“何由枉巾车,相与论幽索”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有志之士交流思想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交谈来解决心中的困惑和疑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