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蓬莱山,乃在碧海之东边。金银楼台耀日月,丹崖翠壑往往相钩连。
中有神仙人,长年不知老。却是当时郑子真,归耕得仙道。
牵牛饮银河,披烟种瑶草。瑶草一碧三千秋,飘然汗漫人间游。
乘风倒着绿绮裘,吹笙鹤背游浮丘。追浮丘,紫云中,炅炅双瞳方,颜色桃花红。
手挥银管谈造化,六十甲子罗心胸。东看日观金乌赤,西上峨眉雪山白。
王侯见之倒履迎,平生惯识青云客。我是谪仙之后人,闲来垂钓花溪滨。
时危落落不得意,空有诗篇惊鬼神。郑君从何来,谈笑情相亲。
坐尔松下石,挂尔头上巾。古来贤达隐耕钓,与君且醉松花春。
弹我龙门七尺之绿桐,荐我金盘双尾之紫鳞。酒酣拂袖为起舞,眼底功名君莫语。
自许吾身有仙骨,富贵浮云安足数。郑君去兮何如还,飞鸿冥冥不可攀。

长歌赠郑月岩

李昱

我闻蓬莱山,乃在碧海之东边。金银楼台耀日月,丹崖翠壑往往相钩连。中有神仙人,长年不知老。却是当时郑子真,归耕得仙道。

牵牛饮银河,披烟种瑶草。瑶草一碧三千秋,飘然汗漫人间游。乘风倒着绿绮裘,吹笙鹤背游浮丘。追浮丘,紫云中,炅炅双瞳方,颜色桃花红。手挥银管谈造化,六十甲子罗心胸。东看日观金乌赤,西上峨眉雪山白。王侯见之倒履迎,平生惯识青云客。我是谪仙之后人,闲来垂钓花溪滨。时危落落不得意,空有诗篇惊鬼神。

郑君从何来,谈笑情相亲。坐尔松下石,挂尔头上巾。古来贤达隐耕钓,与君且醉松花春。弹我龙门七尺之绿桐,荐我金盘双尾之紫鳞。酒酣拂袖为起舞,眼底功名君莫语。自许吾身有仙骨,富贵浮云安足数。郑君去兮何如还,飞鸿冥冥不可攀。

注释:

  1. [我闻蓬莱山,乃在碧海之东边。金银楼台耀日月,丹崖翠壑往往相钩连。] —— 这两句描述了一种仙境的景象,通过描绘楼台、山川的辉煌美丽来衬托出仙境的氛围。“金银”和“丹崖翠壑”都是富有色彩和层次的词汇,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往往相钩连”则表达了这些美景之间相互连接、互相映衬的关系。这种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美丽的画面,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

  2. 中有神仙人,长年不知老。却是当时郑子真,归耕得仙道。]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人物。“神仙人”是对那些超脱尘世、拥有超凡脱俗气质的人物的称呼;“长年不知老”则是对这些人永恒不变的生命力的赞美。“却是当时郑子真,归耕得仙道”则点明了这些人的身份,他们正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通过隐居山林、回归自然的方式达到了修仙的目的。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仙境中人物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向往之情。

  3. 牵牛饮银河,披烟种瑶草。瑶草一碧三千秋,飘然汗漫人间游。乘风倒着绿绮裘,吹笙鹤背游浮丘。追浮丘,紫云中,炅炅双瞳方,颜色桃花红。手挥银管谈造化,六十甲子罗心胸。东看日观金乌赤,西上峨眉雪山白。王侯见之倒履迎,平生惯识青云客。我是谪仙之后人,闲来垂钓花溪滨。时危落落不得意,空有诗篇惊鬼神。[郑君从何来,谈笑情相亲。] —— 这几句描绘了仙境中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首先,“牵牛饮银河”和“披烟种瑶草”都是非常奇特的想象,前者可能指的是用星河的水灌溉植物,后者则可能是一种神奇的种植方法,能够让植物生长在无垠的宇宙之中。接着,“瑶草一碧三千秋”则强调了这种植物的永恒性和美丽,它能够在三千年的时间里保持绿色不变。“飘然汗漫人间游”则表达了这些仙人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界之中的情景。然后,“乘风倒着绿绮裘”和“吹笙鹤背游浮丘”都是非常浪漫的想象,前者可能指的是借助风的力量进行飞行,后者则可能是在高空中吹奏乐器,与鹤一起翩翩起舞。最后,“王侯见之倒履迎”则表达了这些仙人地位崇高、受到尊敬的态度,而“平生惯识青云客”则强调了这些仙人与官场中人的交往和熟悉程度。

  4. 时危落落不得意,空有诗篇惊鬼神。郑君从何来,谈笑情相亲。坐尔松下石,挂尔头上巾。古来贤达隐耕钓,与君且醉松花春。弹我龙门七尺之绿桐,荐我金盘双尾之紫鳞。酒酣拂袖为起舞,眼底功名君莫语。自许吾身有仙骨,富贵浮云安足数。郑君去兮何如还,飞鸿冥冥不可攀。

  5. 注释:

  • 这几句描述了仙境中的人与诗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时危落落不得意”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感到失意的情绪。然而,“空有诗篇惊鬼神”则表明诗人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将这种情绪转化为诗歌创作,通过文字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郑君从何来”和“谈笑情相亲”都表达了诗人与这位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坐尔松下石”,则描绘了两人坐在树下交谈的场景,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挂尔头上巾”则暗示了这位朋友的谦逊和低调的品格。最后一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展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这位朋友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神秘而又和谐美好的仙境世界。通过描绘仙境中的人物及其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评。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