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清彻底。地灵人杰,俗敦廉耻。阖郡民家,十有九家诗礼。幸得循良二守,共抚字、政平讼理。多少贫穷感戴章,逢称美倏。
忽乐及瓜期,看课最天官,上闻丹扆。不次超迁,位联六卿班里。此际同寅北望,比别个倍增欢喜。端的是。人生似公有几。
玉漏迟 送费同知考满之京
螺川清彻底。地灵人杰,俗敦廉耻。阖郡民家,十有九家诗礼。幸得循良二守,共抚字、政平讼理。多少贫穷感戴章,逢称美倏。
忽乐及瓜期,看课最天官,上闻丹扆。不次超迁,位联六卿班里。此际同寅北望,比别个倍增欢喜。端的是。人生似公有几。
注释:
- 【螺川】:指代某个地名或地点。
- 【清彻底】:形容环境非常干净整洁。
- 【地灵人杰】:土地肥沃,人们聪明。
- 【俗敦廉耻】:当地风俗淳朴,大家都很讲究廉洁和尊严。
- 【循良二守】:两位官员都品行良好、为政清廉。
- 【抚字、政平讼理】:安抚百姓,治理政务,公正审理案件。
- 【多少贫穷感戴章】:许多贫困的人感激戴章,表示敬仰。
- 【逢称美倏】:突然之间,得到很高的评价。
- 【不次超迁】:没有经过正常程序,就被晋升了官位。
- 【联六卿班里】:被任命为六部的官员。
- 【北望】:向北望去,指对朝廷的思念之情。
- 【比别个倍增欢喜】:比其他人更感到高兴和兴奋。
- 【端是】:真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费同知在京城考期满后即将离开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祝贺和祝福。全诗以赞美为主,充满了对人才的尊重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和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