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擞山边水际身,廿年重踏旧京尘。
依依残梦丹阳月,兀兀轻车白发人。
谅自去来无个事,趁他花柳未分春。
关津莫作谁何问,诗酒承平一老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丹阳道中》。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抖擞山边水际身,廿年重踏旧京尘。——抖擞山边,形容诗人行走在山水间,心情振奋;水际,指江边或湖边。二十年后,诗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回忆起往昔。
依依残梦丹阳月,兀兀轻车白发人。——依依,形容梦境中的景色依然清晰;残梦,指过去的梦境;丹阳月,指月亮如丹阳般明亮,这里暗指家乡的月亮;兀兀,形容身体瘦弱的样子;轻车,指乘坐轻便的马车;白发人,指自己头发已白。
谅自去来无个事,趁他花柳未分春。——谅自,意为“自然”,表示诗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事情;去来,指过去和未来;无个事,意为“没有事情”;趁他,指趁着春天尚未到来时的好时光;花柳未分春,意为花开柳绿的季节还未到来。
关津莫作谁何问,诗酒承平一老民。——关津,指渡口;莫作谁何问,意为不要让人知道你的身份;诗酒承平,意指国家和平繁荣,适合饮酒赋诗;一老民,意为像老人一样的平民百姓。
译文:
在山边水边抖擞精神,二十年后我重新踏上这片故土。
梦中依稀记得丹阳的月光依旧清辉,我独自坐着轻快的马车,头发已经斑白。
自然觉得没什么值得忧虑的事,趁着花儿还没绽放春天还早。
不要让人知道你的身份,享受诗酒带来的平静生活,我是这个时代的普通老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国家和平繁荣的向往。首句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水间的壮阔景象,以及他对故土的深情回忆。次句通过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