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何可耕,其地方寸耳。
何足展东作,所劐当何似。
我试忖度之,固非沮溺比。
曾莫事于铁,秉兹灵虚耜。
搰搰驾仁义,役役辟诗礼。
多让岂失段,不舍亦犹仕。
积久验其成,孝悌是穈芑。
象贤各颖秀,无复有糠秕。
生生世所业,子孙孙而子。
奢哉让田者,所得安敢拟。

诗句解析

  1. 问心何可耕,其地方寸耳。 - “问心何可耕”表达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疑问;“其地方寸耳”比喻心如小土块般微不足道,难以触及或耕种。

  2. 何足展东作,所劐当何似。 - 这里表达了对实际行动的怀疑,认为内心的追求不足以转化为行动;“所劐当何似”意指无法比拟或模仿,强调了内心的空想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

  3. 我试忖度之,固非沮溺比。 - 作者尝试去揣测并比较自己与其他人物(如陶渊明、颜回等),认为自己虽努力但与他们不可同日而语。

  4. 曾莫事于铁,秉兹灵虚耜。 - “曾莫事于铁”表示作者不愿像使用铁一样处理世事,而是追求一种更加高远的理想;“秉兹灵虚耜”则是指持有高尚的精神和理想,如同拿着犁锄一般耕作。

  5. 搰搰驾仁义,役役辟诗礼。 - 描述了通过仁义来驾驭世界,以及为了遵循诗礼而忙碌的生活。

  6. 多让岂失段,不舍亦犹仕。 - 这里的“多让”可能指的是谦逊退让,“舍亦犹仕”则表达了即使不做官也依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7. 积久验其成,孝悌是穈芑。 - 长时间的实践和验证将导致最终的成功,而孝悌则是成功的基础。

  8. 象贤各颖秀,无复有糠秕。 - 比喻优秀的人才像庄稼一样茁壮成长,不再有无用之物。

  9. 生生世所业,子孙孙而子。 - 生命的延续是世间不变的主题,子孙后代会继续传承这一传统。

  10. 奢哉让田者,所得安敢拟。 - 最后一句讽刺那些过分谦让的人,他们的所得不值得效仿,因为他们的行为并不值得尊重。

译文

问心何能耕?心小如尘,难以耕耘。
内心追求何足为?难以化为实际行动。
我尝试揣测比较,自认不及前人。
曾未用铁般决心行事,持道德理想如犁耙。

努力驾驶仁义之船舵,勤于遵循诗礼的航线。
多一些谦让,岂会误了大义?
不舍于职守,亦如在朝为官。
时间推移,终见成效,孝悌乃根基。
杰出之士各自显露才华,无用之人不复存在。
生命循环,世世代代,皆以子嗣相承。
过分谦让之人令人嘲笑,所得何敢与之相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