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面细细,月下城角徐徐。
怪是放生池上,有人临晚罾鱼。
【注释】
①放生池:旧时设于寺院或道观的施水救生池,为施舍给乞丐和病弱者的食物而建。②罾(zēng):捕鱼用的竹器,用绳系在网口,下置一木桩,人站在旁用竿挑起。③“怪”:惊异、诧异的意思。④“临晚罾鱼”:在天黑以后捕鱼。⑤“罾”:同“罾”,即渔具。⑥“罾鱼”:《太平御览》卷二〇五引《汉官仪》:“县亭长,以月晦日上县自陈。”注云:“亭长者,古之县尉也。月晦,谓每月末也。言亭长每至月晦日上县自陈耳。此是亭长自占月终之事。”⑦“月晦”:每月最后一天,即月末。⑧“郡守”:州郡长官,这里指太守。⑨“吏卒”:官吏手下的小吏。⑩“夜归”:夜间回家。
【译文】
风儿吹拂水面细碎,月光照耀城角缓缓。
奇怪啊,在放生池上有人,傍晚来捕鱼。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钓鱼情景的诗作。首两句写景,描写了放生池上的景色,第三句突然转笔写事。第四句紧承前句,说在傍晚时分,有人在放生池上捕鱼。这两句诗将读者的视线由远及近,由静而动。第五六句又从侧面烘托,突出表现主人公的形象。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放生池上风轻月白的景象,为下文写主人公傍晚捕鱼作了铺垫。诗人抓住了一个细节,即放生池上有一个人在傍晚的时候去捕鱼,从而表现出主人公的勤劳和善良。
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含义丰富。它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的形象,而是借助对环境气氛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行动,间接地塑造了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形象。同时,全诗又没有一句直接描写人物的动作与表情,但通过主人公的行为活动,读者却能想象出他那种辛勤劳作、乐于助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