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
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平原太守曾未识。
《司农笏》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诗句释义:
-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司农手中没有兵器,却夺下了笏板攻击敌人,敌人被击毙,但司农也因此丧命。
- 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尽管敌人已经死亡,但司农的气势已经被削弱,天子也因失去司农而流泪。
- 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过去十年中,我抛弃了卿,这真的辜负了你;而我自己也只是在徒劳地回忆。
- 平原太守曾未识:平原郡的太守从未认识过我。
- 译文注释:
- 诗中的“司农”指的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员。
- “夺笏”是指抢夺朝廷官员的笏板,是一种象征性的动作。
- “贼未死”意味着敌人虽然还活着,但已被击败。
- “奉天天子双泪横”形容天子因失去司农而悲痛欲绝。
- 作品赏析:
- 此诗反映了一位忠诚而不幸的官员的悲剧命运和对国家财政管理的忧虑。
- 表达了对国家财政危机和个人命运悲剧的感慨。
李东阳的《司农笏》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朝时期财政问题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此诗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命运沉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