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注释:
- 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 春山泼黛:形容春天的山色如墨,浓重而有光泽。
- 青淋漓:青色浓郁。
- 山际:指山的边缘或边界。
- 春禽:春天的鸟类。
- 双画眉:用画笔画成的眉毛,这里用来比喻山鸟的羽毛颜色。
-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 山光物色:山的颜色和景物的色彩。
- 苦欲问春:形容人因想见春天而感到痛苦。
- 不知:不知道。
-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 尤物:特别美丽的东西。
- 成怪:变得异常。
- 遣山禽:让山禽进入画中。
-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 西京京兆: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
- 今不归:现在不回来。
- 林郎: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因为“林”与“林郎”音近。
- 风流债:因为风月之事而欠下的债务,这里指的是因为追求美名或美景而产生的负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景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春天山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林画面,山色如同泼出的黛色,浓厚而深邃,山际之间有两只春鸟,它们的羽毛色彩斑斓,如同画眉一般。
颔联“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物色彩,既有浓重的山色,又有淡雅的景物,让人不禁想要询问春天的踪迹,但是春天似乎对此一无所知,无法回答。
颈联“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对于美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的看法,他认为那些美丽的东西都成了奇怪的样子,而让山鸟成为画作中的一员,更是让人感到惊讶。
尾联“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如今无法回到故地,而那位名叫“林郎”的人,也许正是因为追求风月之债而无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