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明。孤灯背。
梦难成。暗啮鸳鸯被。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重点考查炼字。鉴赏时可借助对原诗内容的把握去分析,也可抓住诗中生动传神的“物象”去感悟诗人的情感。

本题要求分析三句诗句,第一句写“采桑自度曲”,第二句写“不寐”,第三句写“暗啮鸳鸯被”的情景。

(1)

“孤灯背”意为:孤灯映照着背影。

译文:夜深了还独自坐在窗下织着桑布,对着一盏孤灯出神。

(2)

“梦难成”意为:难以成眠。

译文:夜深了仍独坐于窗前织着桑布,对着孤烛出神。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上片写女主人公独坐在窗前织布,面对孤烛而沉思。“淡月明”点出了时间是深夜;“孤灯背”点出了地点是室内,而且从侧面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梦难成”一句则直接表明了她无法入睡的原因。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

下片紧承“梦难成”一句展开,进一步渲染气氛。“暗啮鸳鸯被”,既写出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辗转反侧,难以安睡,又通过“暗啮”的动作细节来表现其内心的苦闷与烦躁。“暗”字用得极妙,它不仅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内心孤独、烦乱,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朦胧、神秘的色彩。

全诗以“不寐”为线索,通过描绘女主人公的神态与动作,以及环境氛围,将人物内心活动与周围环境有机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

【答案】

示例:

(1)

“采桑”指女子在庭院里采桑叶,“自度曲”指自编新歌。这句写她夜半还在织布,并自编新歌。

(2)

“不寐”指不能入眠。这句写她在织布的同时,还想着丈夫,睡不着觉。

(3)

“暗啮”是暗中咬住,这里指女主人公因为思念丈夫而失眠。

译文:夜深了还独自坐在窗前织着桑布,对着一盏孤灯出神。

赏析:

此诗描写一个女子深夜不寐的情景。上句“采桑”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自度曲”,即自编新歌。“不寐”说明女主人公睡不着。“暗啮鸳鸯被”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辗转反侧,难以安睡,又通过“暗啮”的动作细节来表现其内心的苦闷与烦躁。“暗”字用得极妙,它不仅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内心孤独、烦乱,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朦胧、神秘的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