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潺潺暮雨,江边隐隐寒潮。乱鸿缥缈寄书遥。满地黄花人病酒,蜂蝶空劳。
自惜明珠离掌,谁怜小带垂腰。画楼西畔是虹桥。只恐粉云遮不断,怕杀登高。

译文:

帘外黄昏的雨声潺潺,江边的寒潮隐隐。鸿雁纷乱而飞,寄去一封遥远的信。地上铺满了黄花,人病酒中。蜂蝶徒劳地飞舞。

我爱惜着手中的明珠,谁又怜悯那腰肢纤细的佳人?西边画楼之上,虹桥横跨其间。恐怕粉云遮断了这美景,害怕登高望远。

赏析:

月笼沙九日题南楼壁间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九月九日。诗人在南楼壁上题写这首绝句后,即从楼上步下。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写得自然流畅,一气贯注。全篇无一字不关风雨,无一词不含秋意,却写得风清骨峻,气象恢弘。

“帘外潺潺暮雨,江边隐隐寒潮。”首两句写景,先写雨后江边之景,再写雨后帘外之景,笔调细腻委婉,意境幽深。帘外黄昏的雨声潺潺,江边的寒潮隐隐约约。“暮雨”、“寒潮”点明时间、季节和天气,为下文抒情做铺垫。“乱”“寄”二字,把鸿雁拟人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它们因失群而惊恐万状的样子,从而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悲愁。

“满地黄花人病酒”,写主人公饮酒消愁的情景。黄花,代指菊花。人病酒,指因秋风袭来而感到心伤肺燥,身体不适。“乱鸿缥缈寄书遥”,写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鸿雁因失群而惊惶不定,飞得很低很低,好像要投到自己的手中似的。《尔雅·释鸟》:“鴈鸿,鸿鹄也。鸿鹄,大禽也。”“乱鸿”,即指这种大鸟。“缥缈”,形容远处模糊隐约。“寄书遥”,意思是想借鸿雁将书信送到远方的亲人那里。

“自怜明珠离掌,谁怜小带垂腰。”写自己对明珠的珍重,对纤腰的怜惜,表达出自己对亲人的思念。“珠”比喻人的美玉之心,“掌”喻人的身体,“明珠”喻人之贵体,“小带”喻人之贱体。“小带”代指女子之身。“自怜”与“谁怜”相照应,都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画楼西畔是虹桥”,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画楼”即楼阁,这里指友人的寓所。“西畔”指楼的西侧。“虹桥”指桥名,即洛阳的永通桥。桥是古代交通要道,也是人们赏景的地方。“只恐粉云遮不断,怕杀登高。”最后二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担忧。担心粉云遮住了这座美丽壮观的虹桥,担心登高望远时,被云雾遮住视线,看不到美丽的景色,更看不到友人的身影。“只恐”表示一种担心,“杀”在这里是助词,相当于语气词“啊”。

《月笼沙九日题南楼壁间》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抒发离别愁绪、表达相思之意的词作。整首词语言朴实、清新、自然、含蓄、隽永、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