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布遗种,香色错然陈。
汉魏接馀芳,枝干犹足珍。
流风入建安,畦径渐荆榛。
六代竞豪华,剪彩以炫真。
生意日萎薾,菙蔓徒纷缤。
伟哉伯玉子,培根归浑沦。
开元与天宝,花实相鲜新。
物盛则必反,继者难其人。
蹇予寡且昧,颓风竟何振。
眷兹性情理,追逐疲心神。
芝兰生幽谷,不随众草芳。
日暮天风吹,清芬自飘扬。
何如桃李华,灼灼弄春光。
惊风一披拂,繁华委道傍。
人生非金石,百岁乃其常。
苟不事令名,奄忽何足伤。
所以君子心,秉义日遑遑。
安能甘逸豫,岁晚徒慨慷。
诗句
东周布遗种,香色错然陈。
汉魏接馀芳,枝干犹足珍。
流风入建安,畦径渐荆榛。
六代竞豪华,剪彩以炫真。
生意日萎薾,菙蔓徒纷缤。
伟哉伯玉子,培根归浑沦。
开元与天宝,花实相鲜新。
物盛则必反,继者难其人。
蹇予寡且昧,颓风竟何振。
眷兹性情理,追逐疲心神。
芝兰生幽谷,不随众草芳。
日暮天风吹,清芬自飘扬。
何如桃李华,灼灼弄春光。
惊风一披拂,繁华委道傍。
人生非金石,百岁乃其常。
苟不事令名,奄忽何足伤。
所以君子心,秉义日遑遑。
安能甘逸豫,岁晚徒慨慷。
译文
东周时留下珍贵的种子,香气和色彩交织着陈设。
汉魏时期继续着余下的芬芳,枝条和树干都是宝贵的。
魏晋时期风气进入建安时代,园林小径变得荒凉杂草丛生。
六朝竞相追求豪华,用五彩缤纷的装饰品来炫耀真实。
生机勃勃的日子渐渐消逝,藤蔓植物只是徒劳地繁茂。
伟大的伯玉之子,培养了深厚的德行回归于浑朴。
唐玄宗与唐德宗年间,花果都显得更加鲜美。
当事物发展到兴盛时必将有反方向的变化,继任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我年纪大又见识少,颓废的风尚到底能不能振兴。
眷顾这些道理情理,追逐名利让我疲惫心神。
灵芝兰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它不随从众草而散发出香味。
太阳落山后风吹动,它的清香依然飘散在空中。
桃花李花争相开放,灿烂夺目映照春天的光芒。
一阵狂风突然吹来,繁华的景象都倒在道路上。
人生不是金石,百年寿命就是常态。
如果一个人不追求美好的名声,那么他很快就消失了。
因此君子应该坚守道义,日夜忧虑不已。
怎能贪恋安逸和享乐,等到年老之时只能感叹。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对东周、汉魏、魏晋、唐玄宗和唐德宗等不同时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东周时期的遗种,香气和色彩交织着陈设的情景。接着通过汉魏时期的描述,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发展。然后转向魏晋时期,描绘了当时风气的变化和园林小径的荒凉。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望。
中间部分,诗人以魏晋时期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指出当事物发展到兴盛时必然有反方向的变化,继任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和人事更迭的深刻洞察和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花卉,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特别是对灵芝兰的描述,突出了它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随众草而失去芬芳的品质。同时,也借桃花李花之争艳,比喻了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尾联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总结。他以岁月流转、生命有限为背景,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而非短暂的荣华富贵。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珍惜时光、坚守道义,不要贪图安逸和享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历史画面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也是一首关于人生哲理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