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明于玉,春风好泛舟。
如何杨柳色,忽挂别离愁。
少妇空多恨,萧郎梦远游。
情知匹马道,萧飒蓟门秋。

译文

湖面如明镜,春风轻轻摇动小舟。如何杨柳色,忽然挂起离愁?少妇空多恨,梦游远方萧郎。情知匹马道,萧飒蓟门秋。

注释解释:

  1. 湖水明于玉: 湖水清澈得犹如玉石一样明亮。这里的“明于玉”形容湖水的清澈透明,如同美玉般光洁。
  2. 春风好泛舟: 春天的风和煦宜人,非常适合划船。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划船时的感受。
  3. 如何杨柳色: 为何杨柳的颜色如此娇媚?这里的“杨柳色”可能是指春天的杨柳,柳树在春天发芽生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4. 忽挂别离愁: 忽然之间,离别的愁绪便挂在了心头。这里的“挂”表示忧愁之情无法摆脱。
  5. 少妇空多恨: 年轻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怨恨。这句表达了女子因离别而感到的痛苦和不满。
  6. 萧郎梦远游: 远方的恋人像梦中一般,独自在旅途中旅行。这里的“萧郎”可能指一个远方的恋人,而“梦远游”则描绘了这个恋人在梦中也难以摆脱对离别之苦。
  7. 情知匹马道: 明白自己骑马上路的心情。这里的“马匹”代表出行的工具,而“道”则表示道路、方向或目标。
  8. 萧飒蓟门秋: 蓟门秋天的萧瑟与凄凉。这里的“萧飒”形容秋天的气候和景色,给人以寒冷、萧瑟的感觉;“蓟门”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背景。

赏析: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无奈。开头两句写湖水之美和春风之宜人,为后文的情感铺垫。第三句转折至杨柳,引出离别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少妇的空怨和萧郎的远游,展现了双方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诗人明确指出自己骑马出发的决心,以及秋天的萧瑟感,强化了离别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离别之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