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接岫写秦州,雨洗蛾眉积翠浮。
石出剑门皆北向,水通盐泽自西流。
松头一片秋云湿,鸟背千盘细路幽。
策马匆匆度关客,何如渔父一扁舟。

蜀山图

连峰接岫写秦州,雨洗蛾眉积翠浮。

石出剑门皆北向,水通盐泽自西流。

松头一片秋云湿,鸟背千盘细路幽。

策马匆匆度关客,何如渔父一扁舟。

【注释】

  1. 蜀山:指四川的山峰,因四川是三国时刘备、曹操、孙权的地盘,故称蜀山。
  2. 连峰:连绵不断的山峰。
  3. 写秦州:描绘或描绘秦州的景色。
  4. 雨洗蛾眉:形容雨后山色更加青翠。娥眉,指眉毛。
  5. 石出剑门皆北向:指从剑门关流出的水都流向北方。
  6. 盐泽:指今天的新疆罗布泊。
  7. 松头:指松树上的露珠。
  8. 鸟背:指鸟背上的羽毛。
  9. 扁舟:小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蜀山风景的诗。前两句主要描绘了秦州的连峰和被雨水洗涤后的青翠山色。”连峰接岫”写出了山脉连绵不绝的景象,”雨洗蛾眉积翠浮”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雨后山上的绿意盎然,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石出剑门皆北向”,指出了石门关一带的水流都朝北而去,暗示了地势的高低与水流的方向。最后一句”水通盐泽自西流”,则描述了从盐泽流出来的水向西流淌,这可能暗示了地理上的位置关系。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绘了沿途的风景。”松头一片秋云湿”,描绘了松树上的露珠如同秋天的云朵一般湿润;”鸟背千盘细路幽”,则是对鸟背上的羽毛和曲折小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在最后两联中,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作为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旅行的感慨。”策马匆匆度关客”描绘了旅人骑马匆匆赶路的情景,而”何如渔父一扁舟”则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渔夫那样悠闲自在地划船呢?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