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
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
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
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
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
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理解诗意是解答此题的基础。“雨中漫兴”五句的意思是:我独自闲居在家,没有宾客往来,只有鸟雀在檐上筑巢,台阶下积了一层尘土,夏天的雨水下了整整十天半月,院子里各种树木长势葱茏茂密,金石乐器也没有必要陈设,这样的快乐又当如何去享受呢?我怀念着古代的漆园吏,他与我是千载之后的事了。万物虽然都是一个整体,但是它们却忽如胡人越人一般互不了解,如果人们不知道我,我怎么知道他的心思呢!“夏雨后兼旬”,意思是说:夏雨过后过了十多天。“众木青扶疏”,意思是说:院里的树木长得很茂盛。“金石何必陈”,意思是说:至于那金石乐器,也没必要摆设开来。“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意思是说:永远怀念着漆园吏,和他相隔千年有余。“此乐当何如”,意思是说:这种快乐的滋味应当如何去体会呢?“此乐”指的就是“金石之乐”。 “万物虽一体”一句,诗人感慨于物我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忽若胡越殊”,意思是说:如果人们不了解他,他又如何知道别人的心。
【答案】
译文:
我独自一人闲居在家,没有宾客来往,只有鸟雀在檐上筑巢,台阶下积了一层尘土,夏天的雨水下了整整十
多天,院子里各种树木长势葱茏茂密,金石乐器也没有必要陈设,这样的快乐又当如何去享受呢?我怀念着古代的
漆园吏,他与我是千载之后的事了。万物虽然都是一个整体,但是它们却忽如胡人越人一般互不了解,如果人们不
知道我,我怎么知道他的心思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晚年隐居东都时所作,其诗作于唐贞观初(公元627年)。当时王绩已过半百,仕途坎坷,生活困顿,
心情抑郁,遂寄情山水,纵情诗酒。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首联写景抒情。“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意思是说:我独自闲居在家,没有宾客来往,只有鸟雀在檐上
筑巢,台阶下积了一层尘土。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颔联紧承首联而来。“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意思是说
:夏天的雨水下了整整十多天,院子里各种树木长势葱茏茂密。颈联进一步写景抒情。“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
意思是说:至于那金石乐器,也没必要摆设开来。“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意思是说:永远怀念着漆园吏,和他
相隔千年有余。尾联写物我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此乐当何如,万物虽一体。”意思是说:这种快乐的滋味应当如
何去体会呢?“此乐”指的就是“金石之乐”。 最后两句“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意思是说:万物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它们却忽如胡人越人一般互不了解。如果人们不知道我,我怎么知道他的心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