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北风利,有客赴临淄。
临淄古大国,山川何逶迤。
小白相夷吾,尊周攘四夷。
田单守即墨,一日走燕师。
二子不复见,名今千载垂。
为我吊精魄,伯功未可卑。

【注释】

天寒北风利:天气寒冷,北方的寒风强劲。

有客赴临淄:有一个人来投奔临淄。

临淄古大国:临淄是古代的一个大国。

山川何逶迤:山势河川曲折绵延。

小白相夷吾:小白即齐桓公,曾用管仲为相;夷吾即管仲,因名。

尊周攘四夷:尊崇周礼,排斥四方少数民族。

田单守即墨:田单曾率军坚守即墨,后被燕兵所围,绝粮七日而复振。

一日走燕师:一天内击败了燕军。

二子不复见:这两个人再也没有出现。

名今千载垂:他们的名声千百年流传至今。

吊精魄:吊唁精魂。

伯功未可卑:大功未可轻视。

【赏析】

《送盛孔赴淄川丞》是一首咏史诗。诗写齐桓公任用管仲、田单等贤者,尊奉周室(尊周攘四夷),使齐国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史实,以颂扬管仲和田单的功绩。全篇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叙事明理,语言简练。诗中对管仲、田单的评价很高,称赞他们“有德”、“有功”,说他们是“千古传名”,这表现了作者推崇历史人物、歌颂英雄业绩的思想倾向。诗人对两位贤者的赞扬,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

首联起得高亢,气势磅礴。诗人把笔触从历史转到现实,在严寒的冬日里,北风凛冽,一个游子来到临淄投奔友人,这是很值得同情的。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游子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而是通过“北风利”这个环境气氛来烘托游子的心境。“有客”二字总摄全篇,表明了游子的行踪和目的。

颔联两句,诗人由临淄的自然环境过渡到临淄的政治形势,描绘出一个泱泱大国的雄姿。“山川何逶迤”一句,是对祖国河山雄伟壮丽的具体描绘;“小白相夷吾,尊周攘四夷”二句则是对齐桓公重用管仲的历史事实的概述。诗人在这两联中,既突出临淄的山川自然美,又突出齐桓公的政治才能和成就,从而为下文歌颂这两位历史人物张本。

颈联二句,诗人进一步渲染临淄的人文景观。“小白”指齐桓公,“尊周攘四夷”是他称霸天下的主要原因。诗人在两联中,分别写了两个人物,前一联着重写管仲,后一联着重写田单,但二者都是围绕“尊周攘四夷”这一主题来写的。“小白相夷吾”一句,是对管仲辅佐齐桓公的赞颂;“尊周攘四夷”一句,又是对齐桓公的肯定。

尾联两句,诗人将笔锋转向两位历史人物的结局。“田单守即墨,一日走燕师。”这是对田单事迹的概括性叙述;“二子不复见,名今千载垂。”这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结局的评述。尾联二句,既点明了两位历史人物的结局不同,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通过对齐桓公、田单两位历史人物的评述,歌颂了他们的“有德”、“有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