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何崔嵬,远近皆可数。
不学王宰迟,弃墨如弃土。
林藏风雨黑,石戴冰雪古。
初疑造化钟,已觉精灵聚。
遥思两山下,流泉细通圃。
茅屋今何如,人去苔生户。

题朱孟辩层峦图

自然画卷,感悟生命之美

  1. 叠嶂何崔嵬,远近皆可数
  • 描述层峦叠嶂之景,远近皆可计数
  • 展现峰峦起伏,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1. 不学王宰迟,弃墨如弃土
  • 比喻自己创作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
  • 强调对自然美景直接感受和艺术创作的热忱
  1. 林藏风雨黑,石戴冰雪古
  • 描绘山林中风雨交加的幽暗景象
  • 突出石上覆盖的冰雪,岁月沉淀的沧桑感
  1. 初疑造化钟,已觉精灵聚
  • 表达最初被自然神奇所震撼
  • 感受到自然中的灵性聚集与生命力
  1. 遥思两山下,流泉细通圃
  • 想象山下流泉声细如注
  • 联想到山间小径曲折通幽之处
  1. 茅屋今何如,人去苔生户
  • 感叹昔日茅屋今何在
  • 表达时间流逝,人事更替的感慨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中“叠嶂何崔嵬,远近皆可数”等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结尾处的“茅屋今何如,人去苔生户”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沉与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