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古松寒不死,曾见仙人三洗髓。
霜摧雨剥雷震馀,千尺老蛟鳞甲紫。
城南桃卷千万株,乱后一株今亦无。
长身独立何偃蹇,正直自是神明扶。

孤松图

峨眉古松寒不死,曾见仙人三洗髓。

霜摧雨剥雷震余,千尺老蛟鳞甲紫。

城南桃卷千万株,乱后一株今亦无。

长身独立何偃蹇,正直自是神明扶。

【注释】

孤松:指诗人自己。

峨眉:山名,在四川。

三洗髓:传说中炼丹术士用三斗水浇灌松树。

鳞甲紫:松皮紫色像鱼鳞和龙的甲壳。

城南:指南面山南面的地方,这里指蜀地。

【赏析】

《孤松图》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一株孤松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志趣与抱负。

“峨嵋”二句,写这株松的来历不凡。它生长在峨嵋山上,曾为仙人所植。这株松树不畏严寒、不怕风雨、不惧雷电,历经磨难而仍然挺立,它的根须深扎地下,枝叶繁茂向天。“曾见仙人三洗髓”,这是说,这株松树曾经被仙人洗过三次髓(道家所说的吸取日月精华,炼成仙丹的过程),使它更加坚强有力,所以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霜摧雨剥雷震余”二句,写这株孤松的苍劲挺拔。它经受住了严冬的霜雪,也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打击,更经受住了雷霆霹雳的震击;经过这样的磨难,它的树干依然高耸入云,苍劲有力,枝干上覆盖着紫色的苔藓,犹如千年蛟龙,十分壮观。

“城南”六句,写这株孤松的孤独与坚贞。城南一带桃红柳绿,桃园里种了数以万计的桃树,可是在这乱世之后,只剩下一株孤松了。尽管它长得高大挺拔,但依然显得有些屈曲低垂,这是因为它没有依附大树而失去了依托。这株孤松虽然已经老了,但它却依然挺直腰板,昂首向上伸展,显示出它正直不阿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孤松的描绘,歌颂了孤松那坚韧顽强、顶天立地的品格和不畏艰难、傲然挺立的风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坚持理想、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