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龙门护玉华,黄金台筑有真砂。
云嘘剑水增山色,电擘镛城减物哗。
十里氤氲迎几榻,一尊风雨散流霞。
偶然颔下探明月,只愿升平答宠嘉。

【注释】

和镛州八景:指和州(今安徽和县)的八景。有金溪夜月、龙眠晓日、丹阳秋色、乌江寒雨、西城古堞、龙山夕照、白石晴岚、杏花烟雨等八景。

龙门:即“龙门山”,位于今安徽省安庆市南郊,长江支流皖河中游。

护玉华:比喻山形如玉华。

砂:这里指的是山中的沙砾、岩石。

云嘘剑水增山色:形容云雾缭绕,仿佛是云在吐气,使得山色更加美丽。

锸(chà):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铲。

物哗:指自然景物发出的声音。

几榻:几案,供人坐卧的家具。

尊:指酒器,这里泛指美酒。

散流霞:形容美酒如同晚霞般绚烂多彩。

颔下:下巴下面的位置,这里指低头饮酒的姿态。

明月:指月亮,这里借指美好的时光或境界。

只愿升平答宠嘉:只希望国家太平,自己能受到恩宠和嘉奖。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和州八景之一的金溪夜月的佳作。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诗的起首两句写客到龙门时所见美景,用典贴切。“黄金台筑”化用了汉代董仲舒的故事,意指建功立业之地。“真砂”暗合“黄金台”,点明所筑之地非同一般。“云嘘剑水增山色”描绘了一幅云蒸雾涌的壮观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电擘镛城减物哗”则用闪电劈开城门的景象来形容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进一步描绘和州八景之一的金溪夜月。“十里氤氲迎几榻”形象地描绘了金溪两岸十里长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一尊风雨散流霞”则通过描绘风雨中的美丽晚霞来衬托金溪夜月的宁静与柔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太平和个人受宠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