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微星曜谢公墩,祭酒群推白社尊。
笔下六朝供带草,眼中四世见芳荪。
朱弦爱谱清平调,丝雨欣沾绮季村。
夜读仙经和鹤啸,幔亭烟月接昆仑。

这首诗是诗人向薛千仞致敬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寿薛千仞八帙时寓白门:这是在祝薛千仞年华正盛,如同古代八帙(即八十岁)的长寿之人那样富有智慧和经验。”寿”表示庆祝或祝福某人长寿。”千仞”指的是极高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或成就非常高。”八帙”是指80岁,是一种传统的年龄称谓。”寓”意味着居住或逗留在某地。”白门”是古地名,位于今南京一带,这里用作对薛千仞的敬称。

  2. 少微星曜谢公墩,祭酒群推白社尊:这句诗中,“少微星”可能是指夜空中的北斗七星,而“谢公墩”是一处名胜之地。在这里,诗人通过天文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薛千仞地位的高度认可。”祭酒”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类似于现在的教授或学者。”白社”可能指的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主的社交圈子。”尊”在此处是尊崇的意思。

  3. 笔下六朝供带草,眼中四世见芳荪:这里的”六朝”通常被用来指代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宋、齐、梁、陈这一历史阶段。”带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象征性地比喻为文才或学问的传承,”芳荪”则是香草的一种,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薛千仞学识渊博和文学才能的赞赏。

  4. 朱弦爱谱清平调,丝雨欣沾绮季村:”朱弦”可以解读为优美的琴声,”清平调”是唐代著名的宫廷歌曲,”丝雨”则形容细雨绵绵,如同丝线一样柔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薛千仞音乐才华的钦佩之情。

  5. 夜读仙经和鹤啸,幔亭烟月接昆仑:最后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夜晚读书的场景,其中”仙经”可能指的是道教的经典,”鹤啸”则让人联想到了仙人的形象。”幔亭”可能是指某个具有诗意的地方或场景,”烟月”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最后”接昆仑”则可能是将这个场景与更加宏伟的自然景观——昆仑山联系起来。整句诗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薛千仞的多方面才能,展现了对其深厚的敬意和赞赏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美景,也有人文景观,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