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踪迹惯天涯。草绿春归不忆家。晚风和月到窗纱。
惜年华。飞絮游丝共落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写出相关内容即可。“王孙踪迹惯天涯”意思是:游子足迹遍天涯,习惯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草绿春归不忆家”意思是: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但游子无心欣赏,依然漂泊在外。“晚风和月到窗纱”意思是:傍晚时分,晚风轻拂,明月高照,月光洒进窗户里。“惜年华。飞絮游丝共落花”意思是:可惜时光荏苒,飞絮、游丝、落花都在不停地飘动。“惜年华”的意思是:爱惜时光;“飞絮”“游丝”都是柳树的花,也比喻随风飘荡的游子或无根无牵的人;“落花”也是柳树的花,也指春天逝去了。这几句的意思是:可惜光阴易逝,像飞絮、游丝、落花一样不断飘荡。“飞絮游丝”两句是说:柳枝上那绵绵不断的飞絮、飘荡的游丝、飘零的花瓣都随着春风一起飘走了。这一句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无奈之情。

【答案】

(1)忆王孙 · 本题

王孙踪迹惯天涯。草绿春归不忆家。晚风和月到窗纱。

惜年华。飞絮游丝共落花。

(2)译文

我常常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在天涯海角漫游的游子,总是把家乡抛在后面,即使春色已到,百花争艳,也无心观赏,还是继续在外漂泊。晚风拂面,月光如水,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爬上了窗纱,我不禁感到时光飞逝。

(3)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诗人借咏柳抒发自己羁旅思归之情以及伤春惜春之怀,全篇语言清新明丽,情致缠绵悱恻。

首句“王孙踪迹惯天涯”,点明题旨,表明了词人漂泊异域,身不由己的心情。“王孙”,即贵族公子,这里泛指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词人以“王孙”自喻,表明自己是一个四处流浪的人。“踪迹”指行踪。“天涯”指旅途之中,极言漂泊之远。一个“惯”字,更见出他长期漂泊在外的经历,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

次句“草绿春归不忆家”,写词人在外的所见所感。“草绿”指春天到来。“春归”即春天来到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当春风吹绿大地时,词人却无心欣赏,依然在外漂泊,心中只有远方的家园。这里的“春归”并非实指春天真正回来了,而是虚指游子在外的心境。

过片三句“晚风和月到窗纱”,描写的是词人夜晚归来后的景象。“晚风”指傍晚吹来的风。“月”指月亮。“到窗纱”即进入窗纱。“和”是柔和之意。这两句写的是词人夜归的情景:傍晚时分,晚风轻拂,明月高照,月光洒进窗户里来。这宁静美好的环境更加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末两句“惜年华。飞絮游丝共落花”,是词人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和深化。“飞絮”指飘舞的柳絮;“游丝”指随风飘荡的蜘蛛丝;“落花”指飘落的花瓣。“共”是一起的意思。这三句的意思是:可叹的是时间过得太快了,像飞絮、游丝、落花一样,它们都在不停地飘荡着、消逝着。

此词通过咏物抒情,表达了词人飘泊天涯的孤独、无奈以及伤春惜时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