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居停处,梵王宫。惯听残暮鼓晨钟。参差台殿,绣幡莲座簇金容。山僧每话,前朝事、中贵豪雄。
笑刘郎,重到此,悲紫陌,忆桃红。向兔葵燕麦春风。惟虚不坏,但教成住尽归空。尚有高梁桥下水,依旧溶溶。

金人捧露盘,指佛祖释迦牟尼像。万历庚子,寓居极乐寺时所作。丁巳,即嘉靖四十九年(1590),诗人重游该寺,见其已遭毁坏,感慨而作此诗。

二十年,指从万历庚子(1580)至壬戌年(1602)。居停,指寄居、投宿之处。梵王宫,指极乐寺。“惯听”句,言自己经常在寺内听到傍晚的钟鼓声。残暮鼓,傍晚时分寺庙里的钟鼓声;晨钟,清晨寺院中的钟声。台殿,指寺院中的大殿。绣幡,佛教中的一种幡,用彩色丝织品制成,上面绣有各种图案;莲座,佛像下面的莲花状坐垫。簇金容,形容装饰华贵。山僧,指寺中的僧人。每话,常说、常谈。前朝事、中贵豪雄,指过去朝代和朝廷中的权贵。刘郎,指南朝诗人刘义庆。此处泛指诗人自己。悲紫陌,指悲伤于曾经走过的官道。紫陌,指京城大道。桃红,指春天桃花盛开的红色。向兔葵燕麦春风,意谓眼前只有野草、野麦迎着春风生长,没有桃树、杏树等春天的花朵了。惟虚不坏,意为只有空虚的存在才能不受破坏。但教成住尽归空,意为只要存在的东西最终都会归于空无。高梁桥下水,指高梁桥下的流水。溶溶,指水流缓慢、流动的样子。溶溶水,指缓慢流动的水。

【译文】

二十年间,我曾在梵王宫里居住过,那里时常听到傍晚的钟鼓声。参差排列的殿堂楼阁和华丽的宝座装饰得十分华丽,绣着各种图案的旗帜簇拥在佛像周围。山中的僧人常常谈论着过去朝代和朝廷中的权贵们。他们笑着嘲笑那些像刘义庆一样的人,重新来到这里却感到悲伤,因为春天的桃花已经开过了。眼前只有野草、野麦迎着春风生长,没有桃花、杏花等春天的花儿了。只有空虚的存在才能不受破坏,只要存在的东西最终都会归于空无。高梁桥下的流水依然缓缓地流淌着,仿佛永远都不会干涸。

赏析:

《金人捧露盘》,为明代诗人张岱所作七古组诗之第二首。此诗以咏叹的语气抒发对历史的追思和感伤,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感受;既表现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歌中还融入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形象,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