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雨馆夜相迎,烛下微闻笑语声。
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
生憎洒砌沾罗袜,翻喜飘窗趁玉笙。
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

【注释】

雨夜观妓:雨夜观看女子。妓:歌女。俞羡长:即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梅子马陆长:梅、马、陆都是古代的姓。长康:晋代文人嵇康,字叔夜。赋:即赋诗。

【赏析】

此诗写雨夜观妓。全诗以“美人”为中心,通过描写其与观者之间的一系列活动,表现了诗人观妓时的心理感受。

开头一句点明题旨:“美人雨馆夜相迎。”在雨中,美人来到馆内迎接诗人。这一句是全诗的开端,也是关键所在,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进一步渲染气氛:“烛下微闻笑语声。”诗人在烛光下听到美人的笑声,但未看清她的脸。

第三四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美人的容貌和举止:“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由于乌云遮住月亮,没有月光来映衬美人的眉宇;而那厚厚的云彩却偏要飘拂到美人鬓边的发丝上。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美人的娇媚动人。

接下来三句,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刻画美人的形象:“生憎洒砌沾罗袜,翻喜飘窗趁玉笙。”诗人厌恶地上洒满了罗袜上的泥水,却喜欢看到美人在飘窗旁吹箫的情景。这里运用对比,突出了美人的风神俊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风流倜傥。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收尾:“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这里的“非雾非烟”形容美女的容貌,既不是像雾一样朦胧,也不是像烟一样缥缈,而是清秀可人的美。而“无如密坐看分明”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倾慕和爱慕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