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七十老监门,皮骨都消意气存。
不是众中虚左待,当时谁报信陵恩。
《古意酬刘明府》是柳应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 诗句解读
- “侯生七十老监门,皮骨都消意气存”:这里的”侯生”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鬼谷子,他年事已高却仍然在世间行走,象征着他的精神和才华依旧存在。”皮骨都消”则是指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而”意气存”表示他的志向和气质依然未减。这一句通过对比古代英雄与现今的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 “不是众中虚左待,当时谁报信陵恩”:这里的“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其慷慨仗义和深厚的友情著称。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回忆历史上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帮助他人。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感激之情。
- **赏析
- 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人能如古人一般坚守信念的思考。
- 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下社会的不满和担忧。
《古意酬刘明府》不仅展示了柳应芳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