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所欣岁将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节,而况叶与穗。
伤哉陇亩植,民命之所系。
一旦尽于斯,何以卒年岁。
上帝仁下民,讵非人所致。
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去螟古有诗,捕蝗亦有使。
除患与养患,昔人论已备。
拯民于水火,勖哉勿玩愒。
注释:
- 蝗螽(zhuō zōng):蝗虫和螽斯,是害虫的统称。蝗虫是一种昆虫,属于直翅目蝗科,主要危害农作物。螽斯是一种昆虫,属于半翅目螽斯科,主要危害植物。
- 为患:造成危害或损害。这里指的是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 蕃滋:繁殖滋生。指蝗虫繁殖迅速,数量众多。
- 殄灭:灭绝,消灭。指要消除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需要彻底消灭它们。
- 芃芃(péng péng):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庄稼长势良好。
- 所欣(suī jīn):所欢喜、所期待的。指人们希望丰收。
- 奄忽(yǎn hū):忽然。形容蝗虫来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 害苗:伤害农作物的幼苗。这里特指蝗虫对幼苗的危害。
- 根节:根部。指蝗虫会咬食农作物的根部,使其无法吸收养分,影响生长。
- 叶与穗(sù):叶子和穗子,指农作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蝗虫会吃掉叶子和穗子,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 陇亩(lǒng mǔ):田间土地。指农田,即农民耕种的土地。
- 民命:人民的生命。指蝗灾会给农民带来生命威胁。
- 猝(cù):突然,突然之间。指事情发生得非常快,来不及应对。
- 修省:修身反省,自我检查。指在面对蝗灾时,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能袖手旁观。
- 讵(jù):岂,难道。指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
- 去螟(qù míng):去除螟虫。指在防治蝗虫时,也要同时防治其他害虫。
- 除患(chú huàn):消除祸患。指要消除蝗虫带来的危害,就要采取措施来防治它。
- 养患(yǎng huàn):养纵祸患。指放任祸患发展,不去制止它。这里是指放任蝗虫肆虐,不去采取措施来消除它。
- 勖(xù):勉励,鼓励。指要努力做好防治蝗灾的工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蝗虫危害农作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治理蝗灾的决心和信心。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比和反问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蝗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威胁,以及治理蝗灾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心和尊重,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并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整首诗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