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笑何时向碧山,岁华误落利名关。
梅如轻别随风下,潮似多情带月还。
揽镜谁能饶白发,开尊暂许借朱颜。
欲如徐福寻蓬岛,纵未长生亦得间。
有感其二
长笑何时向碧山,岁华误落利名关。
梅如轻别随风下,潮似多情带月还。
揽镜谁能饶白发,开尊暂许借朱颜。
欲如徐福寻蓬岛,纵未长生亦得间。
注释:
- 长笑:表示感慨时光流逝。
- 碧山:形容青山如翡翠般美丽。
- 岁华:指岁月的光阴。
- 利名关:名利的诱惑。
- 梅如轻别:梅花轻轻飘落,如同离别。
- 风下:随风飘落下来。
- 潮似多情:大海像恋人一样温柔地陪伴着月亮。
- 揽镜:照镜子。
- 白发:人变老的象征,此处指年华老去。
- 朱颜:红润的面庞,形容年轻貌美。
- 徐福:传说中的寻找蓬莱仙岛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和诗人朱熹的作品《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长笑”和“岁月”,都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叹;“利名关”则揭示了人们常被物质追求所困扰的现实。
首句“长笑何时向碧山”,表达了一种对远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渴望。这里的“碧山”不仅指的是实际的山峦,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超越世俗的美好境界。这种向往不仅是对于自然界的热爱,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和升华。
次句“岁华误落利名关”,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他意识到,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既是对个人行为的批判,也是对人类普遍现象的反思。
“梅如轻别随风下”与“潮似多情带月还”分别以梅花和潮水为喻,展现了自然界中事物的无常和变幻。梅花虽小,却能轻盈地离开树枝,随风飘落;而潮水虽然看似温柔,却能在夜晚带来无尽的思念和情感。这些自然景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富有象征意义,使整首诗的寓意更加深远。
最后两句“揽镜谁能饶白发,开尊暂许借朱颜”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贵。通过照镜子和喝酒这两个行为,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和美貌的珍惜,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观书有感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幅画,将诗人的情感、哲思和对生活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朱熹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深邃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