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栎材庸岁月深,松筠避地竟何心。
托根空向高冈上,只作溪园数亩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内容和形式要结合全诗的意境与主旨来分析。

【译文】

樗栎这种树木,材质粗劣而岁月漫长;松树和竹子,在躲避战乱的地方竟然没有心思生长。

它只能把根托付在高高的山岗上,只做溪边的园圃里一亩三分地的阴凉。

“樗栎”即臭椿树,是大树,但质地粗糙,故云“材庸”。又因年代久远(“深”),故言其为“材庸”。“避地”——躲避战乱,“何心”——无心。

“托根”即“托身”,“高冈”即“高地”,指山岭。

【注释】

樗栎(chú lì):一种大树,落叶乔木,树皮粗糙,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夏季开黄色的小花,核果扁球形。

材庸:木材粗劣。

避地:避开战乱之地。

只作溪园数亩阴:只有成为山涧小园里的一片阴凉。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樗栎、松筠的品格。首句说樗栎虽材庸年深,却能傲视群木,不受摧折,后一句说松筠在避难之处无心生长,表现出它们不随世俗、不趋附权贵的性格。第二句承“材庸”“避地”而来,以“托根”二字点出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意谓樗栎、松筠虽然有傲世之材,却不得不将根须扎于山间谷畔。第三句用拟人化手法,写樗栎、松筠将自己的根须托于高冈之上,只求得山涧幽谷中的一点荫凉。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抱负,说自己虽然生逢乱世,但志趣高远,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建功立业。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时代艰难,但在乱世之中,仍可保持自己的操守和节操。同时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在乱世中保持一份清静,过上一种平淡而自适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