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仓卒弃吾儿,天岂无知天不畀。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爱,蔼乎一堂。
曾参之养闵子孝,对此为君歌慨慷。
【注释】
1.母子虎图:指《孟母三迁》的故事。
2.前人题:指前人的咏诗。
3.仓卒弃吾儿:仓卒,仓促。吾儿,指我的孩子。
4.天岂无知:天难道没有知觉吗?天岂无知:指上天没有知觉,不保佑我的儿子。
5.畀(bǐ):古同“俾”,使。
6.人言虎猛:指民间传说的老虎凶猛。
7.良:善。
8.蔼乎一堂:和睦相处。蔼,和乐貌;堂,大屋。
9.曾参之养:曾子的教育方法。
10.闵子孝:闵子骞,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著名孝子。
11.慨慷:慷慨激昂。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所作,写于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春,当时杜甫困居在夔州。
首联起句用典故,写自己被贬官到夔州时,母亲为儿子操心、担忧的心情。
颔联用曾、闵二贤的例子,说明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像曾、闵一样孝顺,成为有德行的人。
颈联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孝敬慈爱,和睦相处。这里的“曾子之养”和“闵子孝”,都是古代圣贤的典范,希望儿子能够学习他们的精神。
尾联用古人咏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希望儿子能够像古人一样,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