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万叠深复深,山根碧涧清人心。
幽人长夏忽来此,避暑坐爱苍松阴。
坐来睡渴目双瞑,谁计斜阳在东岭。
如雷鼻息和泉声,风卷松涛吹不醒。
满襟凉思寐正浓,吟魂缥渺随天风。
不知清梦向何处,但见据膝身如弓。
华胥览遍神应悦,乐听钧天情更惬。
邯郸只恐熟黄梁,漆园浑讶飞胡蝶。
南柯或为太守公,腹上忽见生长松。
仰天大笑堕驴后,游仙或卧莲花峰。
天官笔韵含飞动,此幅尤为人所重。
披图堪叹古今人,往事悠悠皆一梦。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松林中避暑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云山万叠深复深,山根碧涧清人心。”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云海翻腾,山峰叠嶂,深山中的碧水潺潺,清澈见底。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幽人长夏忽来此,避暑坐爱苍松阴。”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松林中避暑的情景。诗人在这里用“幽人”来形容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是一个隐居的人。而“长夏”则是指夏天,这里指的是夏季的傍晚时分。诗人来到这片松林中,是为了避暑,因为这里的苍松树荫可以遮挡烈日,带来凉爽。
“坐来睡渴目双瞑,谁计斜阳在东岭。”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松林中坐下休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他的眼睛渐渐闭上,不再关注周围的景色。诗人不知道夕阳已经落到了东面的山坡上,只觉得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梦境。
“如雷鼻息和泉声,风卷松涛吹不醒。”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听到的奇妙声音。他感觉自己的鼻息如同雷声一般响亮,泉水的声音也清晰可闻。同时,他听到风吹过松林时,松涛声如同海浪一般汹涌,但却无法唤醒他。这些声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
“满襟凉思寐正浓,吟魂缥缈随天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梦中的感慨。诗人感到心中充满了凉意,思绪万千。他的吟咏之声随风飘荡,仿佛随着天空的风儿一起飘散。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绪的流动。
“不知清梦向何处,但见据膝身如弓。”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梦中的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只能看到自己的身体蜷缩成一团,就像一张弓一样。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梦境的迷茫和困惑。
“华胥览遍神应悦,乐听钧天情更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感受和体验。他觉得自己像在华胥国那样游览了一番,那里的神祇们应该都会感到喜悦。同时,他也乐于倾听天上的音乐,心情更加舒畅。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梦境的赞美和满足。
“邯郸只恐熟黄梁,漆园浑讶飞胡蝶。”这句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忧虑。他担心自己会像邯郸人那样在黄粱梦中醒来,又害怕自己在漆园中见到飞舞的蝴蝶。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担忧和焦虑。
“南柯或为太守公,腹上忽见生长松。”这句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太守这样的高官,在腹部上长出一棵松树。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期望和憧憬。
“仰天大笑堕驴后,游仙或卧莲花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的畅快淋漓。他仰头大笑,仿佛已经从驴背上摔下来。同时,他也可能在梦中游历仙境,躺在莲花峰上享受着美好的风景。
“天官笔韵含飞动,此幅尤为人所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绘画作品的赞赏之情。他认为这幅画的笔力蕴含着飞动之势,是一幅非常出色的作品。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眼光。
“披图堪叹古今人,往事悠悠皆一梦。”这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感叹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就像是一场大梦,过去的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的幻象。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在松林中避暑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梦境的赞美、现实的期望以及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