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启重关,有客千里至。
手携尺一书,言我故人寄。
长跪问故人,客亦无所言。
开缄读素书,宛若睹所欢。
上有金错刀,下有白玉环。
明月三五满,故人会当返。
清晨打开重门,有位远方的朋友来访。
手中拿着一卷书,是朋友寄来的书信。
长跪问候朋友,朋友却无言回答。
拆开书信读,仿佛见到旧日欢颜。
书中夹着金错刀和玉环,明月照耀,友人定会归来。
清晨启重关,有客千里至。
手携尺一书,言我故人寄。
长跪问故人,客亦无所言。
开缄读素书,宛若睹所欢。
上有金错刀,下有白玉环。
明月三五满,故人会当返。
清晨打开重门,有位远方的朋友来访。
手中拿着一卷书,是朋友寄来的书信。
长跪问候朋友,朋友却无言回答。
拆开书信读,仿佛见到旧日欢颜。
书中夹着金错刀和玉环,明月照耀,友人定会归来。
诗句:自失华阳社,长怀渭水滨。 译文:自己失去了华阳社的职位,长久地怀念着渭水之滨。 注释:华阳社:古代的一个官署,这里指代官职。渭水滨:渭水边,泛指陕西一带。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失去华阳社职位的遗憾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渭水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河流,诗人借此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诗句:传闻秦博士,犹借汉词臣。 译文:听闻秦国的博士
诗句释义 1 闻道三秦使,烟花夹道看:这句表明诗人听说来自三秦的使者正在经过,而沿途的景色被描绘成如同烟花般绚烂。 2. 天高扪太华:描述诗人仰望天空,感觉天空非常高远,好像能触摸到太华山一样。 3. 日近倚长安:这里指的是太阳接近地平线,诗人站在长安城下,仿佛可以依靠长安这座城池来休息。 4. 散吏趋经幄:描述了一群官员急匆匆地走向朝廷中处理政务的地方。 5. 诸生侍讲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闻道安仁鬓,秋风半欲华。 - “闻道”表示听说或得知,这里可能是从某人那里听到的消息。 - “安仁”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他以风度翩翩和才华出众而闻名。 - “鬓”通常是指人的两鬓,此处特指谢安的发丝。 - “秋风半欲华”描述了秋风吹拂之下,谢安的白发几乎快要变白,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对谢安的尊敬。 2. 青囊犹隐市,白帢屡移家。 -
诗句释义: 1. 曳杖辞三岛 - “曳杖”意为拖着杖步行,表示缓慢而从容的态度。“三岛”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三个小岛,这里可能暗指隐居的地方。 2. 投簪傍五湖 - “投簪”是古代官员辞去官职后的一种仪式,即把簪子扔入帽子中。"五湖"是中国的五个大湖,这里用来表示隐退的地点。 3. 九丘穷倚相 - “九丘”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九州,每个州都代表不同的地理和文化特色。“倚相”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象征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五胡应麟,明代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胡应麟是明末的文学家,以文学才华著称,其诗作多表达了对时代变革和个体命运的思考。 虎观才俱屈,鸡林望转高。这句话描绘了胡应麟在观察事物时,既有锐利的洞察能力(“虎观才俱屈”)也体现了他对更高远目标的追求(“鸡林望转高”)。虎观比喻敏锐的目光,能发现隐藏的问题;鸡林则象征着更高的理想或目标
【注释】 渺邈违芝宇:指离开吴地。芝宇,美称王公宅第。 风流忆草堂:指怀念在家乡时的居所。 蓝田聊卜筑:蓝田山是著名的产玉之地。聊,姑且;卜筑,筑室定居。 绿野暂浮觞:浮觞,泛舟饮酒。绿野,泛指郊野。 长庚:即太白金星,古人认为它的颜色与日相对,故以避之。 天回大酉藏:大酉,神话中的神山名,相传为西王母所居。 翘首:抬头仰望,形容盼望的心情。 葭菼倍苍苍:葭,芦苇;菼,一种草名,初生时色青
寄汪献于 自返金陵客,何方定卜居。 七哀应著咏,孤愤早成书。 卧榻芙蓉在,衡门薜荔馀。 碧云怀望久,一怅剡溪鱼。 注释: 1. 自返金陵客:指诗人自己返回了金陵(现在的南京)。 2. 何方定卜居:问自己应该在哪里定居。 3. 七哀应著咏:七哀诗应该被吟咏。 4. 孤愤早成书: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愤怒,希望能够通过写作来抒发这些情感。 5. 卧榻芙蓉在:诗人躺在床上时看到窗外芙蓉盛开。 6.
【注释】 “过吴门”三句:指作者在吴中,因未能到访王公。王弇州,即王世贞,字元美,号弇州。王公,指王世贞。弇州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千秋”句:王粲,汉末著名作家,曾为曹操幕下的军谋参谋,后归附刘备,任侍中祭酒。子长,司马迁的字,他曾任太史令,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太史公。这里以王粲、司马迁自比。 “日远”句:龙楼,指皇帝所居之宫殿。兔苑,指汉代皇家园林。这两句说,自己远离京城,就像王粲一样
日月回真想,乾坤入梦游。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 亦知三径好,咫尺负羊求。 接下来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日月回真想,乾坤入梦游。”: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无限广阔和神秘力量的向往与探索。 -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描绘了清晨在吴地(今江苏苏州)散步时的情景,以及雨中泛舟石湖的感受。 -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比喻书法创作中的心境
【注解】: 1.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一:指诗人在路过吴门时未能去拜访弇州王公。 2. 谕蜀传司马:指司马相如曾为汉成帝出使蜀地,并在那里担任了“中郎将”一职。 3. 还吴忆士龙:指张翰曾在吴郡任职,后来因为思念家乡,便辞官返回故乡。 4. 万峰吟薜荔:比喻山势高峻,连绵不断;薛荔是一种藤蔓植物,常被用来比喻高山。 5. 一径把芙蓉:形容小路曲折蜿蜒,像一朵荷花一样
【注释】 凛凛:寒冷的样子。 北风:指冬天的寒风。 霜雪:冰和雪,是严寒的象征。 征人妇:远征的士兵的妻子。 岁宴:每年举行的宴会。 衾(今称被)裯(今称褥子):被子和床单。衾,被子;裯,褥子。 矢志誓:立下誓言。 弃我:抛弃我。 悠悠:漫长而遥远。 天末:天涯。 邈(miǎo):远。 欢爱:欢乐恩爱。 铅华:搽在脸上的粉饰物,泛指化妆。 君心如明月:比喻丈夫的情意像明月一样皎洁。 妾心如冰雪
昭昭三五夕,皎月流素光。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三五个明亮的星星,它们在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徘徊入高楼,照我罗衣裳。 我走到高楼之中,被皎洁的月光照射在我的罗衣上,显得格外美丽。 揽衣坐叹息,起步仍彷徨。 我在楼中坐下,感叹人生短暂,步伐仍然犹豫不决。 良人怀远游,九载客他乡。 我的夫君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旅行的渴望,已经离家九年,身处异地他乡。 空闺知岁暮,独处知夜长。 家中的空房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
诗句及译文 浮生若飞蓬,寄迹宇宙间。 - 释义:人生如同随风飘散的飞蓬,寄居在无垠的宇宙中。 - 译文:人生短暂如风中的飞蓬,漂泊不定,无处安身。 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 - 释义:世间万物都有终结之时,为何要长期承受痛苦与忧愁? - 译文:万物皆有尽头,但为何还要忍受无尽的痛苦和忧伤。 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 - 释义:美酒陈列在高台上,宾客们欢聚一堂。 - 译文
【注释】 仲秋:农历九月。 呖呖:雁叫声。 气运凄以暮:天气寒冷,气氛凄凉。 悲来抚长剑,浩歌起庭户:悲凉的气氛激发了诗人慷慨激昂的情绪,于是他挥剑高歌,抒发胸中不平之气。 一为远方客,永别亲与故:我如今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再也不能和亲人团聚了。 频夜梦室家,展转忽已寤:在异乡过了许多个夜晚,总是梦见家乡的情景,辗转反侧,醒来后仍然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 念欲还故乡,按辔遵广路:我想回到故乡去
【注】 亭亭:高耸的样子。孤桐树:桐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黄褐色。梧桐,一种树木的通称。 托根:安根。 良工:善于雕刻的人。 匣中琴:比喻好的乐器。 胶漆:古代粘合材料,用鸟胶、鱼脂、麻脂等调合而成。比喻琴瑟相和。 南金:南方出产的最珍贵的金属。比喻最珍贵的琴瑟。 朱丝弦:红色的琴弦。朱,红色。 白雪:指《诗经·小雅·北风》中的“北风其寒,雨雪其霏”,诗中以雪比白发、白须,故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感情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等位出发点,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意象及风格特点,从诗歌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此诗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前四句写景,描绘出一幅别离的画卷;后八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