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凉气肃,呖呖雁南度。
北斗倚阑干,气运凄以暮。
悲来抚长剑,浩歌起庭户。
一为远方客,永别亲与故。
频夜梦室家,展转忽已寤。
念欲还故乡,按辔遵广路。
悠悠大河水,一苇安可渡。

【注释】

仲秋:农历九月。

呖呖:雁叫声。

气运凄以暮:天气寒冷,气氛凄凉。

悲来抚长剑,浩歌起庭户:悲凉的气氛激发了诗人慷慨激昂的情绪,于是他挥剑高歌,抒发胸中不平之气。

一为远方客,永别亲与故:我如今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再也不能和亲人团聚了。

频夜梦室家,展转忽已寤:在异乡过了许多个夜晚,总是梦见家乡的情景,辗转反侧,醒来后仍然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

念欲还故乡,按辔遵广路:我想回到故乡去,于是驱马沿着宽阔的道路前行。

悠悠大河水,一苇安可渡:茫茫的大河上,哪里能找到一根芦苇可以让我渡过呢?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首联写仲秋时节的凉意,点明时令;“呖呖”二句写鸿雁南飞,暗寓思归之情;颔联写自己身临异地,感伤孤独;颈联写自己胸怀壮志,慷慨激昂;尾联写归心似箭,渴望返回故乡。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拟古二十首》,乐府旧题。南朝梁元帝萧绎曾编入《玉台新咏》。本篇是作者所编组的第二十二首。此诗抒写作者客居他乡、怀念故乡的情怀。开头两句写深秋景象,点明时令。“呖呖”,即雁声。秋天来临,北雁南飞,暗示着旅人思归之切。三、四句承前两句,遥想雁阵南翔,触动羁愁,不禁挥剑长啸,慷慨悲歌,借歌声发泄自己的愤慨与不平。五、六句写思乡情绪的进一步发展,由慷慨悲歌转为深沉的哀怨。由于久客他乡而不得归,因此时时梦见家乡,以至辗转难眠。最后两句,又进一步写思乡之情。诗人设想自己要骑马回归故乡,但看到眼前浩渺的大河,却不知如何乘船过河回家,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深切留恋和迫切愿望。这首诗写得情真意挚,语言流畅,风格沉郁顿挫,充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周啸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