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挂却侍中冠,新筑山居一亩宽。
种黍聊为终岁计,移花应待早春看。
门依绿树人稀到,身谢红尘梦亦安。
更是谢家兄弟好,长吟池草对江干。

【注释】

何年:何时。侍中:官名,汉时称御史中丞或光禄勋等为侍中,此指徐养斋。挂却:卸下。侍中冠:即侍中冠。古代的朝服。新筑山居:刚修建起一座山居。一亩宽:面积大约是一百亩左右。终岁计:每年计划。移花:移种花卉。应待:应该等待。门依绿树:门边种着树木。人稀到:很少有人来往。身谢红尘:脱离世俗的尘埃。梦亦安:梦中也感到心安。谢家: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字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小谢”,其家族世代居住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兄弟好:指与自己同辈中的好兄弟。长吟:长时间吟咏。池草:池塘边的野草、水草。江干:长江岸边。对,面对;吟:吟咏。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和徐养斋一同隐居山居后的感怀之作。

【译文】

何时卸去侍中的冠冕,刚修建起一座山居,面积大约有一百亩左右。每年计划着如何度日,移植花卉应该等待早春时节。门前种满绿树,很少有人来往,身心脱离了尘世间的喧嚣。更值得感谢的是,与同辈中的好兄弟在一起,可以长时间地吟咏池塘旁的水草和江边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者在诗中回忆了自己和友人共同隐居山间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友人之间友情的珍视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何年挂却侍中冠”描绘了诗人脱下朝廷官员服饰、卸下侍中冠冕的情景,表现出诗人从繁华官场退隐至山林的决心。“新筑山居一亩宽”则点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地方——一座宽敞的山居,这既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他对世俗纷争的一种超然态度的表现。接着两句“种黍聊为终岁计,移花应待早春看”,反映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简单与清闲。通过种植黍米和移栽花卉,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第三联“门依绿树人稀到,身谢红尘梦亦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后的生活状态。门边绿树成荫,人迹罕至,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浮躁。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仿佛一切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而“身谢红尘梦亦安”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尾联“更是谢家兄弟好,长吟池草对江干”,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诗人不仅感慨与同辈之间的友谊深厚,还通过“长吟池草对江干”这一动作,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这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歌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即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与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