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破交夷尚少年,秘经曾自白猿传。
一军尽署沧溟里,百战常居士卒先。
龙为求群窥剑匣,蜃因吐气护楼船。
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
昔破交夷尚少年,秘经曾自白猿传。
手抟鬼夷尝百种,身悬鲸海历三春。
龙为求群窥剑匣,蜃因吐气护楼船。
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
注释:
- 《咏俞虚江参将四首》是一组诗,共四首。
- “昔破交夷”指唐顺之在历史上的某次军事行动中击败了交趾(今越南)等地的少数民族政权。
- “秘经曾自白猿传”,暗示俞虚江将军可能从一种神秘且古老的方法中获得军事智慧。
- “手抟鬼夷尝百种”,描绘了将军指挥战斗的场景,他指挥军队与强大的敌人作战,并取得胜利。
- “身悬鲸海历三春”,描述了俞虚江将军在长期战争中的经历,他在海上与敌舰对峙,经历了漫长的季节变化。
- “龙为求群窥剑匣”,通过龙这一形象来表达将军在战场上的威严和力量。
- “蜃因吐气护楼船”,利用蜃气楼船的形象,象征了俞虚江将军的智慧和勇气。
- “寻常啮齿非无为”,意味着虽然战争残酷,但将军始终坚守职责,没有放弃过任何一次战斗。
- “不荡三韩誓不旋”,表达了俞虚江将军的决心和信念,即不摧毁三韩,他就不会回师。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文人唐顺之对俞虚江将军的一次赞誉。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将军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认为战争并非总是必要的,有时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