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向来碧溪长。昭德祠前草树香,劳君三载护甘棠。
闻道儿童留别驾,谁教风雨送归航。眼中清浊付沧浪。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句的语境和意思进行逐项分析。“富春向来碧溪长”,富春是地名,指浙江绍兴市富阳区;碧溪即富春江,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此处用一个特指富春的地点来点题,表明词人当时正在富春。“昭德祠前草树香,劳君三载护甘棠”,昭德祠,在杭州西湖孤山西麓,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而建,又名白公祠;甘棠,是《诗经·小雅·鹿鸣》中赞美召伯的两句诗,意思是说:“南山有竹树,可以休憩。”召伯即周武王弟、周公旦之侄,名奭,封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食邑在杜水流域,因称召伯,后又称“召杜”。召伯死后,人们怀念他,把他种下的柳树称作甘棠。后来,人们把地方官比作甘棠,表示爱戴和期望。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曾筑亭于西湖边,取名“白堤”,以纪念召伯种甘棠的历史故事。词人借昭德祠前草木芳香之景,抒发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劳君三载护甘棠”,意思是说您辛苦地保护了这三年的甘棠(白居易)。

“闻道儿童留别驾,谁教风雨送归航?”闻道,是听说的意思;别驾,是古代地方长官的副职;留别驾,是指辞别白居易。风雨送归航,是说天气不好,白居易乘船离去。词人用“闻道”一词承接上文,表明自己听到白居易即将离开的消息,心中十分不安。“谁教风雨送归航”,是说天不遂人愿,风雨交加,使白居易不得不离开。“眼中清浊付沧浪”,是说白居易眼中看到的清浊之事都由沧浪湖的水承担。“沧浪”,这里指代沧海。词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看法:一切好坏得失都要顺其自然。

【答案】

浣溪沙 · 答序庵惠蟹

富春向来碧溪长。昭德祠前草树香,劳君三载护甘棠。

闻道儿童留别驾,谁教风雨送归航。眼中清浊付沧浪。

译文:自从来到富春以来,我始终看到清澈的溪水从碧溪中流淌。昭德祠前生长着茂盛的树木和花草,您辛勤地保护着这一棵棵甘棠。听说您将要告别这里,是谁让暴风雨把您的船送走?我眼中所看到的是非黑白,都要由沧浪湖的水来承担。

赏析:

这首词是酬答序庵所赠的螃蟹。上阕写序庵与作者同在富春,并赞颂序庵爱护西湖美景,以及作者与序庵相别的依依难舍之情。下阕写序庵离杭去浙东,作者目送远行舟子,并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迁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