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雨初晴苦竹生,满江明月动秋声。
他年炼骨轻如叶,拟踏风梢散袖行。
【注释】
1、鸠雨:指春末夏初的阵雨。苦竹:竹名,苦节,常用以喻人的品格。
2、炼骨:锻炼骨骼。轻如叶:比喻身体轻盈。
3、拟:准备。风梢:树枝的末梢。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民间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这种民歌多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内容健康明朗,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此诗即属此类作品。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清新明快,生动活泼。
第一句“鸠雨初晴苦竹生”,描绘了一幅初晴后雨后初晴的景象。在初晴的雨后,竹笋破土而出,这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这里的“苦”字,用来形容竹笋的生长环境艰苦。第二句“满江明月动秋声”,描绘了一幅江边月光下的情景。满江明月,是指月光洒满了整个江面,映照出江水的流动和闪烁。秋声则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的“动”字,用来形容月光与秋声相互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第三句“他年炼骨轻如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这里的“炼骨”是指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而“轻如叶”则形容身体的轻盈和敏捷,象征着未来的美好和成功。最后一句“拟踏风梢散袖行”,“拟踏”是准备的意思,“风梢”指的是树枝的末梢,这里暗指诗人将随风而去,自由自在地行走。整首诗以竹笋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