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忧生不学禅,持来一戒几经年。
尘缘未了寻常事,犹向春风独自怜。
【注释】
自甲申十月至戊子正月:从10月到次年正月。
不是忧生不学禅:并不是因为忧虑而生就不去学佛,而是学佛之后才懂得了这个道理。忧生:因忧虑而生。
持来一戒几经年:持来:佛教用语,意为受持;戒:戒律,是佛家修行者所遵守的规矩。几经年:几年的时间。
尘缘未了寻常事:尘:比喻世俗、红尘;缘:因缘,因与果的关系;未了:没有结束,指未尽。寻常事:平常的事。
犹向春风独自怜:仍然像春天里独处的柳絮一样,被风吹得团团转。犹向:仍然;向:对着、向着。怜:怜惜。
【赏析】
《赠僧》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自甲申十月至戊子正月”,交代出作诗的时间和季节,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诗人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僧人在深冬时节仍在坚持修行的场景,从而表现出其坚韧的精神品质。
颔联“不是忧生不学禅,持来一戒几经年”,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以“忧生”和“学禅”两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僧人的内心世界。诗人指出,僧人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就,是因为他们深知“忧生”之苦,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去追求解脱之道。同时,诗人还强调了僧人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这种执着不仅体现在修行上,更体现在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上。
颈联“尘缘未了寻常事,犹向春风独自怜”,则是诗人对僧人内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尘缘”指的是人生中的种种羁绊和烦恼,而“寻常事”则是指那些平凡而琐碎的生活琐事。诗人通过对比这些世俗之事与僧人的修行生活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深敬意。
尾联“自甲申十月至戊子正月”一句,既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希望僧人能够继续坚持修行,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并在修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同时,诗人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亲眼见证僧人的修行成果,并为他们的成功感到欢喜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