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走马,其可行?木末种莲,其可生?彭泽县中五斗米,何如高卧北窗无俗情。
猛虎怒号山无色,百兽闻之俱辟易。一朝失所遭束缚,稚子芦矢来学射。

注释:

行路难

水中走马,其可行?木末种莲,其可生?彭泽县中五斗米,何如高卧北窗无俗情。

猛虎怒号山无色,百兽闻之俱辟易。一朝失所遭束缚,稚子芦矢来学射。

译文:

水中的鱼儿能游得好吗?树林里的莲花能生长吗?彭泽县里五斗米能比得上隐居在北窗下不问世事的生活吗?

凶猛的老虎怒吼连山都失去了色彩,所有的野兽听到都会远远避开。一旦失去依靠被囚禁起来,小孩子用芦草做成的箭来学习射击。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深深怀念。

首句“水中走马,其可行?”以反问的方式提出一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在这里,“水中走马”比喻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在水边行走却无法像鱼在水中一样自由自在。而“木末种莲,其可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他认为如果自己在林间种上莲花,那么这些花朵就能够茁壮成长,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彭泽县中五斗米,何如高卧北窗无俗情。”则是在对比中表达出自己的选择。他宁愿选择在彭泽县中拥有五斗米这样的小官,也不愿意像一些世俗的人一样追求功名利禄。他宁愿选择在北窗下高卧无忧,也不愿意被世俗的烦扰所困。

第三句“猛虎怒号山无色,百兽闻之俱辟易。”则是以猛虎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他认为猛虎的愤怒能够震撼整个山岳,而百兽听到后也会惊恐地四处逃散。这种力量让他想起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束缚自己的人的厌恶。

最后一句“一朝失所遭束缚,稚子芦矢来学射。”则是以自己为例,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他说自己曾经一度失去了自由,被囚禁在狭小的空间里。而他的孩子们却在一旁用芦苇制作的弓箭来学习射击,仿佛是在嘲笑他的无能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追求自由的决心。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怀念之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