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钟声到枕边,客怀牢落正无眠。
才疏自合当时弃,亲老惟惭故旧怜。
虫语草根秋欲暮,风摇梧叶夜如年。
揽衣起坐空庭月,百感令人思惘然。

【注释】

萧寺:指寺庙。

客怀:旅居他乡的情怀。

牢落:凄凉。

自合:本应。

惟惭:只感到惭愧。

虫语:虫鸣声。

梧叶:即梧桐树叶。

百感令人思惘然:许多感触使人思绪万千,茫然无措。

【译文】

萧寺的钟声敲到枕边,旅居他乡我满怀愁思难以入睡。

自己才疏学浅,本应对当时的人才不屑一顾,如今却只能对那些年老体衰的亲友感到愧疚。

蟋蟀在草丛中呜叫,秋天快要到了;秋风阵阵吹来,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夜晚像过了一年那么长。

我起身坐在月光下,心中感慨万千,思绪纷乱而无所适从。

【赏析】

这是一首写羁旅生活的诗,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诗”。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自己的感受,第三句写因才薄而遭弃置,第四句写因亲老而倍觉愧疚,五、六句写秋夜之寂寥,最后两句写羁旅之情与百感交集,思绪纷繁,难以自已。

首句“萧寺钟声到枕边”,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客怀牢落正无眠”,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牢落”一词用得非常恰当,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惆怅,又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叹。

第三句“才疏自合当时弃”,表现了作者自怜自艾的心情。“才疏”二字,道出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失望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了深深的遗憾。“亲老惟惭故旧怜”,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亲情的重视和珍惜。这里,“惟惭”二字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愧疚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虫语草根秋欲暮”,一句中的“秋欲暮”三字,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寂静和深沉,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风摇梧叶夜如年”,一句中的“夜如年”三字,则将时间拉长了一倍,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揽衣起坐空庭月,百感令人思惘然”,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庭院中的所见所闻,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百感令人思惘然”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无尽的思念和迷茫。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羁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