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楫富春渚,乃在山城隈。
茂宰来招邀,蹑蹻凌丹梯。
雉堞俯奔流,鸟道千重阶。
上有严陵庙,栋宇胡然颓。
移尊陟层颠,华构郁崔巍。
庚桑日以远,俎豆谁家祠。
饮酒岂不欢,感物令心摧。
晴林散阳彩,倏乃四云垂。
夏畦涨欲尽,晨突半无炊。
抚字在良牧,劳心念蒸黎。
穷阴如不散,愿假薰风吹。
【注释】
- 富春渚:指在富春江边。楫:船桨。
- 弭(mǐ):止住。
- 乃:才。
- 茂宰:指地方官长。来:到……来。
- 蹑(niè):登。
- 丹梯:红色的石阶,指山路。
- 严陵庙:指孙权为纪念其父孙坚而建的祠堂。
- 栋宇:指庙宇建筑。
- 庚桑、俎豆:都是祭祀用的祭品和礼器。
- 樽(zūn):酒器。陟(zhì):升。
- 崔巍:高大雄伟貌。
- 胡然:何然,怎么如此。颓:倒塌。
- 移尊:移动酒杯。
- 华构:华丽的建筑。
- 庚桑日以远:比喻年岁已久,人将衰老。
- 俎豆谁家祠:谁家的祭祀?俎豆,祭祀时所用的牲体及祭品。
- 四云垂:四周云雾弥漫。
- 夏畦涨欲尽:夏天的田里水涨得差不多了。
- 晨突:清晨的急流声。
- 抚字:抚养。牧:放牧牛羊的人。良牧:有德行的牧人。
- 劳心念蒸黎:忧虑人民的疾苦。蒸黎,泛指百姓。
- 穷阴、薰风:都是指天气。
【赏析】
此篇是诗人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作的一首七律,作者当时任富阳县令,赴富阳程明府之宴。
首联“弭楫富春渚,乃在山城隈”,点出宴会地点。
二句写宴会前准备。“弭楫”即停船,“乃”,才,“在”指处于;“山城”,指富春山城,即富春江上游的山间城市,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刚刚停好船,诗人就来到富春渚上,正巧遇到了正在此处招集宾客的程明府。
第三联“茂宰来招邀,蹑屐凌丹梯”,承上而来,进一步写宴会情况及诗人的感受。茂宰,指地方长官或官员;履,鞋;屐,木底的鞋子;蹑屦,踩着鞋;丹梯,指山路。意思是诗人刚到富春渚就被程明府邀请到了山上。登上高山的山路,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中,一座座严陵庙屹立在高高的崖壁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诗人刚刚到达富春渚,就听到了程明府在山顶上召唤的声音,于是诗人便踏上登山之路,来到了山上,只见一个个严陵庙矗立在高高的崖壁上,令人肃然起敬。
第四联“雉堞俯奔流,鸟道千重阶”。这是写宴会所在地的景色与环境。雉堞,古代城墙上用来防御的一种矮墙。这里是比喻山势的高峻险要。“鸟道”指山路。“千重阶”,形容山路曲折回环,十分难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从山顶向下看,只见一道道陡峭的山路蜿蜒曲折,如同鸟儿飞翔的道路一样。
第五联“上有严陵庙,栋宇胡然颓”,写宴席上的所见所闻。“上有”,指宴会场所。“严陵庙”,即孙权为纪念父亲孙坚所建的祠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宴会场所的上方就是那座历史悠久的严陵庙,可惜这座古老的庙宇已经倒塌了。
第六联“移尊陟层颠,华构郁崔嵬”。意思是说,诗人喝完酒后站起身来,登上山峰,只见一个个华丽的建筑高耸入云,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诗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宴会场所的建筑十分壮观美丽,令人赞不绝口。
第七联“庚桑日以远,俎豆谁家祠”,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庚桑”,指《庄子·庚桑楚》,其中记载孔子曾去拜访庚桑楚的故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孔子去拜访庚桑楚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很久了,如今人们又在哪里为他举行祭祀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第八联“饮酒岂不欢,感物令心摧”。意思是说,宴会上大家举杯畅饮,欢声笑语不断,但诗人却在此刻内心感到无比凄凉,不禁悲从中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欢乐气氛中的孤独感和伤感情绪。
第九联“晴林散阳彩,倏乃四云垂”,描写的是宴会场所周围的自然景色。“晴林”指晴朗的天空下的树林,“阳彩”指阳光照耀下的色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宴会场所周围一片晴朗的树林,阳光照射下色彩绚丽夺目。突然之间,天空中飘来了四朵乌云,使宴会场所笼罩在一片阴沉之中。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场所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变幻莫测的天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十联“夏畦涨欲尽,晨突半无炊”,描写的是宴会场所周围的农田景象。“夏畦”,指夏季田地里的菜地;“欲尽”,快要干涸了;“晨突”,指早晨的急流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宴会场所周围的田野里,夏天的庄稼快要被水淹干了,而早晨的水声却越来越急促,仿佛没有做饭的地方了。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场所周围田园风光的美丽景象。
第十一联“抚字在良牧,劳心念蒸黎”,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抚字”,指养育;“良牧”,指有德之人;“蒸黎”,指老百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宴会上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乡下长大的情况,那时父母亲常常在田间劳作、播种庄稼,而自己在父母的照顾下健康成长,如今自己却远离家乡在外为官,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凄凉和愧疚。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自责之情。
第十二联“穷阴如不散,愿假薰风”,诗人发出了自己的誓言。“穷阴”,指浓重的阴云;“假”,请求;“薰风”,比喻温暖的气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天公能够早日消散这些浓重的阴云,让大地回暖,那该有多好啊!我愿意像温暖的春风一样,为百姓带来温暖和幸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爱和愿望。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通过宴会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宴会上人们的言行举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诗人在宴会上饮酒畅谈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和变化,并表达出了自己对人生易老、岁月如梭等现象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