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林塘景,萧然远世情。
苔阶多鹤迹,茅屋有书声。
曾著潜夫论,因传处士名。
空馀图画在,翰墨尚留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风格等进行分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要求赏析“题焦氏林塘读书图”这首诗。首先分析诗句内容,然后逐句进行翻译,最后给出注释和赏析。
首联是全诗的总括,诗人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颔联是全诗的关键之句,诗人描写了一幅宁静的读书图画:苔阶上多有踏出的痕迹,茅屋中传出阵阵书声。这两句诗写出了读书人的清高脱俗,表现出读书人的生活情趣。
颈联是对焦氏的赞美。焦氏曾著《潜夫论》,因传处士名。这句是说焦氏的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的意思是空余这幅画,翰墨仍留香。这是对焦氏的赞美与怀念,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听说那林塘的风景很美丽,远离尘世喧嚣。苔阶上有多处踏出的痕迹,茅屋中有诵读的声音。曾经著过《潜夫
论》,因传处士名。空余这幅画,翰墨仍留香。
赏析:
这首七绝,前四句为第一层,主要写景,描绘出一幅幽雅静谧的读书图画:在林塘边,苔阶上留下了许多足迹;在
茅屋中,传出阵阵诵经之声。后三句为第二层,主要抒情,歌颂了焦氏的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以及他受到人们的敬
爱和尊敬:曾著《潜夫论》;因传处士名。末两句是第三层,点明题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
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