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崇文治,先生际盛时。
长年开马帐,白首拥皋比。
不忝文儒列,宜为学者师。
持存恒凛凛,讲授每孜孜。
诗礼家声振,弦歌教雨施。
人皆争敬仰,我幸获追随。
愚钝资相励,渊源未易窥。
有心承训迪,岂意遽暌离。
立雪孤前愿,停云系寸思。
方怀安信到,惊睹赴音来。
莫致生刍奠,空怀薤露悲。
临风揾清泪,政自哭吾私。

何原琏先生哀挽

圣主崇文治,先生际盛时。

长年开马帐,白首拥皋比。

不忝文儒列,宜为学者师。

持存恒凛凛,讲授每孜孜。

诗礼家声振,弦歌教雨施。

人皆争敬仰,我幸获追随。

愚钝资相励,渊源未易窥。

有心承训迪,岂意遽暌离。

立雪孤前愿,停云系寸思。

方怀安信到,惊睹赴音来。

莫致生刍奠,空怀薤露悲。

临风揾清泪,政自哭吾私。

译文:
圣明的君主推崇文治,而您正好在盛世之际。
长年累月地开设马帐,白头发却依然执着教育。
没有愧对文人儒士的行列,应该是学子们尊敬的老师。
坚持传授知识,常常孜孜不倦。
诗书礼乐之家声名远播,弦歌教化如细雨般滋润万物。
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尊敬你,我很荣幸能够追随左右。
我愚昧且笨拙,需要您的激励,但你的学问渊博,不易窥视。
心中怀着接受教诲的愿望,没想到这么快就阴阳相隔了。
您曾立下雪中扫前尘的誓言,留下停云般的思念。
现在听到您的消息,我惊恐地看到了音信的到来。
请不要为我准备祭品,让我怀念您如同哀悼一位朋友。
我站在风中擦干眼泪,只是为自己的悲伤而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纪念其老师何原琏所写的挽词。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五言或七言,形式整齐,韵律和谐。

第一句“圣主崇文治”,点出了老师的崇高地位和伟大贡献。“圣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强调了皇帝对文化的重视;“崇文治”则表示重视文化事业,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联既赞美了皇帝的英明,也赞扬了老师的伟大成就。

“先生际盛时”,“际”表示处于某个阶段或时机,与“盛时”相呼应,突出了老师所处的时代背景。“盛时”指繁荣昌盛的时代,这里强调了老师所处时代的兴盛和繁荣。

第二句“长年开马帐”,描绘了老师辛勤工作的场景。在这里,“长年”指的是长时间、长久地;“开马帐”则形象地描绘了老师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工作态度。这两句通过对老师工作的描述,展现了老师勤奋好学、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白首拥皋比”,通过“白首”和“拥皋比”这两个形象的意象,表达了老师的高寿和威严。这里,“白首”指的是老年时期;“拥皋比”则是指手握经书,象征着老师的智慧和学识。整句诗既赞美了老师的长寿,又体现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和追求。

第四句“不忝文儒列”,“不忝”意味着不辱没、不惭愧,“文儒列”则指文人儒士之列。这两句强调了老师虽身处文儒之列,却不辱没了自己的地位和名声。这里,“不忝”既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对老师地位的尊重。

第五至第七句,诗人分别从教学、品德和智慧三个方面赞美了老师的风采和才华。第六句“宜为学者师”,指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第七句“持存恒凛凛”,则赞美了老师严谨认真的态度;第八句“讲授每孜孜”,则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导。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对老师教学生涯的赞誉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

最后一句“有心承训迪”,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继承老师遗志、传承其教诲的决心。整首诗既表达了对老师深厚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担当精神。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